早秋山居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溫庭筠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
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幹聞鹿行。
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山居 景物

譯文

譯文
近靠山邊覺得寒氣來得特別早,晴空下的草堂籠罩著一片霜氣。
樹葉凋零了,窗邊還有陽光照著;池塘滿了,水依然沒有聲音。
樹上的果實成熟落下,葉子也乾枯了,因此看見猿猴在林中走過,也聽得見鹿行的聲音。
彈著素琴心情恬淡平靜,到夜裡只有潺潺清泉聲相伴。

註釋
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標風操之高雅。
樹凋:樹葉凋落。
葉幹:葉子乾枯。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機慮:猶思慮。靜:一作“息”。

參考資料:

創作背景

  根據詩題,此詩所寫季節是秋天,地點似在長安鄠郊(今陝西戶縣),具體作年不詳,約在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至開成五年(840年)之間。   

參考資料:
1、劉學鍇 注評.溫庭筠詩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92-297

賞析

  此詩是借對山居氣候景物的描寫,反映詩人恬澹自適的心境,而以早秋為一篇著色重點。

  秋天剛到,山家便覺爽氣襲人。報晴的霜訊,也從每天凌晨得知,這就是“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氣候特徵。首聯以早寒和霜晴寫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覺,有空中作畫之妙。頷聯拈出“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人們常見的景物,寫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見詩人靜觀事物,善於攝取的藝術本領。即歌德所說:“詩人的本領,在於他有足夠的智慧,能從慣見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勝的側面。”(《歌德對話錄》)前半兩聯是對山居早秋特有的氣候和景物作了客觀描寫,為下面兩聯的主觀反應作鋪襯。交代了氣候和景物的變遷,頸聯便就眼前戶外聞見的動物行動作出主觀的判斷。“果落”、“ 葉幹”都是秋天山中的實景,而從果落可推見到猿過,葉幹聞知鹿行,可見這兒山深人少,猿鹿才會從容大膽地晝夜出來覓食,山居環境的寥落寂靜,便可瞭然。用的正是前人“鳥鳴山更幽”的以動襯靜的寫作手法。由此引發居靜自樂的閒適心情。尾聯抒寫在如此幽靜絕塵的山林裡,詩人手弄素琴,隨著琴曲的旋律,滿懷的私心雜念完全平靜下來,這時透明的心境,伴隨戶外夜泉的清音,進入一種純淨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領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曠懷的恬泊情趣。主觀情志和客觀自然融為一體,不但淨化了詩人的心靈,同時也使讀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24-625

創作背景

  根據詩題,此詩所寫季節是秋天,地點似在長安鄠郊(今陝西戶縣),具體作年不詳,約在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至開成五年(840年)之間。   

參考資料:
1、劉學鍇 注評.溫庭筠詩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92-297

賞析

  此詩是借對山居氣候景物的描寫,反映詩人恬澹自適的心境,而以早秋為一篇著色重點。

  秋天剛到,山家便覺爽氣襲人。報晴的霜訊,也從每天凌晨得知,這就是“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氣候特徵。首聯以早寒和霜晴寫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覺,有空中作畫之妙。頷聯拈出“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人們常見的景物,寫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見詩人靜觀事物,善於攝取的藝術本領。即歌德所說:“詩人的本領,在於他有足夠的智慧,能從慣見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勝的側面。”(《歌德對話錄》)前半兩聯是對山居早秋特有的氣候和景物作了客觀描寫,為下面兩聯的主觀反應作鋪襯。交代了氣候和景物的變遷,頸聯便就眼前戶外聞見的動物行動作出主觀的判斷。“果落”、“ 葉幹”都是秋天山中的實景,而從果落可推見到猿過,葉幹聞知鹿行,可見這兒山深人少,猿鹿才會從容大膽地晝夜出來覓食,山居環境的寥落寂靜,便可瞭然。用的正是前人“鳥鳴山更幽”的以動襯靜的寫作手法。由此引發居靜自樂的閒適心情。尾聯抒寫在如此幽靜絕塵的山林裡,詩人手弄素琴,隨著琴曲的旋律,滿懷的私心雜念完全平靜下來,這時透明的心境,伴隨戶外夜泉的清音,進入一種純淨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領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曠懷的恬泊情趣。主觀情志和客觀自然融為一體,不但淨化了詩人的心靈,同時也使讀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24-625

詩人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