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兒童 生活 早教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譯文

譯文
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從池塘裡採了白蓮回來。
他卻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註釋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鬚根,夏季開白花。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239-240

2、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93

創作背景

  據《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於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遊於池邊,見小娃撐船而作下此詩。

  

參考資料: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93

鑑賞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採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緻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這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後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採蓮圖。

  蓮花盛開的夏日裡,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採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採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划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盪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239-240 2、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93

創作背景

  據《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於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遊於池邊,見小娃撐船而作下此詩。

  

參考資料: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93

鑑賞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採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緻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這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後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採蓮圖。

  蓮花盛開的夏日裡,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採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採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划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盪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239-240 2、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93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