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詞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唐詩三百首 女子 新婚 生活 早教

譯文

譯文
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作羹湯。
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嚐。

註釋
三日:古代風俗,新媳婦婚後三日須下廚房做飯菜。
羹:泛指做成濃的菜餚。
“未諳”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諳: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讓。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稱小姑子。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57

2、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28-329

3、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446

賞析

  “新媳婦難當”——在舊社會人們普遍有這種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婦在新嫁的處境中找到了辦法,應付了難局,使得事情的發展帶有戲劇性,甚至富有詩趣。像王建這首詩所寫的,就屬於這一類。這也是唐代封建社會禮教控制相對放鬆,婦女們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夠得以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映。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作羹湯。

  古代女子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搖下廚房做菜。“三日”正見其為“新嫁娘”。“洗手”標誌著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在婆家開始他的勞動,表現新媳婦鄭重其事,力求做得潔淨爽利。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詩的後兩句是說,不知婆婆什麼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嚐。

  但是,婆婆喜歡什麼口味的飯菜,對她來說尚屬未知數。粗心的媳婦也許憑自己的口味,自以為做了一手好菜,實際上公婆吃起來卻為之皺眉呢。而細心、聰慧的媳婦,考慮就深入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讓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滿意。

  這位聰明、細心,甚至帶有點心機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巧妙的一招——讓小姑先嚐嘗羹湯。為什麼要讓小姑先償,而不問她的丈夫呢?是因為廚房則是小姑經常出入的場所,羹湯做好以後,要想得到能夠代表婆婆的人親口嘗一嘗,則非小姑不可。所以,從“三日入廚”,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嘗”,不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體的環境、場所,一 一緊緊相扣。清沈德潛評論說:“詩到真處,一字不可易。”

  《新嫁娘詞》所具有的典型意義,固然可以使人聯想到這些,但是要直接就寫這些入詩,則不免帶有庸俗氣。而在這首詩中,因為它和新嫁娘的靈機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將入於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聯絡在一起,才顯得富有詩意和耐人尋味。像這樣的詩,在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和把握有詩意的題材方面,似乎能夠給讀者一些啟示。

  讀這首詩,人們對新嫁娘的聰明和心機無疑是欣賞有加的,詩味也正在這裡。新嫁娘所遵循的,實際上是這樣一個邏輯推理過程:一:長期共同生活,會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撫養大的食性當與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推知婆婆的食性。但這樣一個推理過程,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和詩結合。而在這首詩中,因為它和新嫁娘的靈機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將入與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聯絡在一起,才顯得富有詩意和耐人尋味。像這樣的詩,來源於生活,並敏感的捕捉詩意的表現,它的成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參考資料:

1、餘恕誠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770-771

鑑賞

  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後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容如朱詩之續,藝術上亦不相讓。

  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於夫婿之上還有公婆。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著,《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為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廚下”直賦其事,同時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式。“洗手”本是操作中無關緊要的環節,寫出來就有表現新婦慎重小心的功效——看來她是頗為內行,卻分明有幾分躊躇。原因很簡單:“未諳姑(婆婆)食性”。考慮到姑食性的問題,頗見出新婦的精細。同樣一道羹湯,興許有說鹹,有說淡。這裡不僅有個客觀好壞標準,還有個主觀好惡標準。“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穩操勝券的。她需要參謀,還要考慮誰來參謀。夫婿麼,十個男兒九粗心,他在回答母親食性問題上,也許遠不如對“畫眉深淺”的問題來得那麼叫人放心。而女兒才是最體貼孃親的,女兒的習慣往往來自母親的習慣,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準“小姑”。味”這東西,說不清而辨得出,不消問而只須請“嘗”。小姑小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總未成年,還很稚氣。她也許心想嘗湯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嘗之。姑嫂之間,嫂是尊長。對夫婿要低聲問,對小姑則可“遣”矣。情事各別,均應服從於規定情景。這兩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寫得細膩傳神。

  詩人寫到“嘗”字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讀者去補充了。這樣反覺餘味無窮,體裁的限制轉化為表達的優長。由於詩人善於描寫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幾筆便勾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新媳婦難當”——在舊社會人們普遍有這種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婦在新嫁的處境中找到了辦法,應付了難局,使得事情的發展帶有戲劇性,甚至富有詩趣。像王建這首詩所寫的,就屬於這一類。這也是唐代封建社會禮教控制相對放鬆,婦女們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夠得以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映。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作羹湯。

  古代女子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搖下廚房做菜。“三日”正見其為“新嫁娘”。“洗手”標誌著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在婆家開始他的勞動,表現新媳婦鄭重其事,力求做得潔淨爽利。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詩的後兩句是說,不知婆婆什麼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嚐。

  但是,婆婆喜歡什麼口味的飯菜,對她來說尚屬未知數。粗心的媳婦也許憑自己的口味,自以為做了一手好菜,實際上公婆吃起來卻為之皺眉呢。而細心、聰慧的媳婦,考慮就深入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讓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滿意。

  這位聰明、細心,甚至帶有點心機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巧妙的一招——讓小姑先嚐嘗羹湯。為什麼要讓小姑先償,而不問她的丈夫呢?是因為廚房則是小姑經常出入的場所,羹湯做好以後,要想得到能夠代表婆婆的人親口嘗一嘗,則非小姑不可。所以,從“三日入廚”,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嘗”,不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體的環境、場所,一 一緊緊相扣。清沈德潛評論說:“詩到真處,一字不可易。”

  《新嫁娘詞》所具有的典型意義,固然可以使人聯想到這些,但是要直接就寫這些入詩,則不免帶有庸俗氣。而在這首詩中,因為它和新嫁娘的靈機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將入於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聯絡在一起,才顯得富有詩意和耐人尋味。像這樣的詩,在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和把握有詩意的題材方面,似乎能夠給讀者一些啟示。

  讀這首詩,人們對新嫁娘的聰明和心機無疑是欣賞有加的,詩味也正在這裡。新嫁娘所遵循的,實際上是這樣一個邏輯推理過程:一:長期共同生活,會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撫養大的食性當與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推知婆婆的食性。但這樣一個推理過程,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和詩結合。而在這首詩中,因為它和新嫁娘的靈機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將入與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聯絡在一起,才顯得富有詩意和耐人尋味。像這樣的詩,來源於生活,並敏感的捕捉詩意的表現,它的成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參考資料:

1、餘恕誠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770-771

鑑賞

  中唐人以白描敘日常生活,往往曲盡人情。朱慶餘《閨意上張水部》寫洞房花燭夜後的新嫁娘,令人過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詞》內容如朱詩之續,藝術上亦不相讓。

  古時常言新媳婦難當,在於夫婿之上還有公婆。夫婿稱心還不行,還得婆婆順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過門第三天(俗稱“過三朝”),照例要下廚做菜,這習俗到清代還保持著,《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畫眉入時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則更為緊要。所以新媳婦總會有幾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廚下”直賦其事,同時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式。“洗手”本是操作中無關緊要的環節,寫出來就有表現新婦慎重小心的功效——看來她是頗為內行,卻分明有幾分躊躇。原因很簡單:“未諳姑(婆婆)食性”。考慮到姑食性的問題,頗見出新婦的精細。同樣一道羹湯,興許有說鹹,有說淡。這裡不僅有個客觀好壞標準,還有個主觀好惡標準。“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穩操勝券的。她需要參謀,還要考慮誰來參謀。夫婿麼,十個男兒九粗心,他在回答母親食性問題上,也許遠不如對“畫眉深淺”的問題來得那麼叫人放心。而女兒才是最體貼孃親的,女兒的習慣往往來自母親的習慣,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準“小姑”。味”這東西,說不清而辨得出,不消問而只須請“嘗”。小姑小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總未成年,還很稚氣。她也許心想嘗湯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嘗之。姑嫂之間,嫂是尊長。對夫婿要低聲問,對小姑則可“遣”矣。情事各別,均應服從於規定情景。這兩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寫得細膩傳神。

  詩人寫到“嘗”字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讀者去補充了。這樣反覺餘味無窮,體裁的限制轉化為表達的優長。由於詩人善於描寫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幾筆便勾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後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