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砧(一作寄邊衣)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裴說

深閨乍冷鑑開篋,玉箸微微溼紅頰。一陣霜風殺柳條,
濃煙半夜成黃葉。垂垂白練明如雪,獨下閒階轉悽切。
只知抱杵搗秋砧,不覺高樓已無月。時聞寒雁聲相喚,
紗窗只有燈相伴。幾展齊紈又懶裁,離腸恐逐金刀斷。
細想儀形執牙尺,回刀剪破澄江色。愁捻銀針信手縫,
惆悵無人試寬窄。時時舉袖勻紅淚,紅箋謾有千行字。
書中不盡心中事,一片殷勤寄邊使。

詩人裴說

      裴說,桂州(今廣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說生於亂世,早年窘迫於亂離,奔走於道路。詩句"避亂一身多"引起眾人共鳴。自幼勤奮攻讀。曾任補闕、禮部員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亂,裴見升遷無望,即攜眷南下,唐朝滅亡,全家於湖南石首一地約住半年,又因戰火波及,再向家鄉逃難,不久,於旅途中死去。裴說為詩講究苦吟煉意,追求新奇,又工書法,以行草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