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邊塞 戰爭 抒情 組詩

譯文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出關萬里去參加遠征的人都還未回還。
倘若曾經能夠抵禦外敵的名將還在,絕不會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駿馬出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只剩下淒寒的月色。
城頭上的戰鼓聲還在曠野裡震盪迴響,將軍刀匣裡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幹。

註釋
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其中每次匈奴重點進攻的漢地天子幾乎都是派遣李廣為太守,所以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陰山:崑崙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中國北方的屏障。
騮馬:黑鬣黑尾巴的紅馬,駿馬的一種。新:剛剛。
沙場:指戰場。
震:響。

參考資料:

1、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87-88

創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組詩的第二首,《全唐詩》同時也錄入李白詩作下,作《從軍行》或《行軍》。但《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沒有《軍行》一首。歷來對此詩真實作者存有不同意見。

  

參考資料:


賞析

其一

  這是一首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這首詩也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杆發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徵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並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緻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畫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複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裡,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首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

其二

  第一句“騮馬新跨白玉鞍”。騮馬,長有黑鬣的紅馬,指駿馬。新,剛剛。白玉鞍,裝飾有白玉的馬鞍。這句的順序為“新跨白玉鞍騮馬”,說將士們飛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戰馬。寫戰前充分準備,將士們英姿勃勃,對戰鬥勝利充滿信心。

  第二句“戰罷沙場月色寒”。沙場,原指沙漠地帶,後指戰場。寒,冷,淒冷。意思說:一場激戰結束了,戰場上的月色顯得十分淒冷。作者沒有直接去寫戰鬥經過,由準備出戰,一下寫到戰鬥結束。那麼,仗打得怎麼樣呢?用戰場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僅指夜晚天冷,連月光也寒氣逼人,還指月光映照下的戰場屍橫遍野,血跡斑斑,給人淒冷的感覺。說明戰鬥非常激烈、殘酷。

  三、四句“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鐵鼓,用鐵皮箍著的戰鼓,結實聲壯。猶,還。匣,刀鞘。金刀,鋼刀,古時泛指金屬為金。意思說:戰鬥雖然結束了,但城頭上催戰的鐵鼓,彷彿還在耳邊震響;將士們不由地抽出鞘裡的鋼刀,鋼刀上的血跡還沒有幹。這兩句寫戰鬥回顧,說戰鬥剛結束不久,將士們餘興未盡,戰鬥情緒還是那麼高昂,心裡抑制不住勝利的喜悅。這兩句寫得非常形象生動,使人也如同聽到戰場震天動地的鼓聲,想見將士們拭看鋼刀的情景,有身臨其境之感。

  這首詩抒寫自信、進取、開拓為特徵的傳統尚武精神,風格剛健、清新。詩人描寫戰爭的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一種氣氛。詩歌選取戰鬥生活的一個片段,以“騮馬”“沙場”“鐵鼓”“金刀”等戰爭意象串成一系列戰鬥生活的畫面,戰鬥的激烈與戰場的肅殺盡在其中。詩頭“新跨”一詞將戰士風風火火、迎接戰鬥的激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而詩尾以“血未乾”這樣一幅看似血腥的場景描寫戰士的內心——熱血並未因為戰鬥的結束而冷卻。這種激烈肅殺的氣氛,生動地表現出戰士的颯爽英姿和激昂振奮的風貌。

  作者在這首詩中抓住戰鬥剛剛結束的場面加以描寫,塑造了一個英姿颯爽、勇猛善戰的將軍形象,熱情地歌頌了將士們為國殺敵立功的勇敢精神。

  詩人描寫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一種氣氛。把戰士的颯爽英姿,激昂振奮的風貌寫了出來。

參考資料:

1、張迎勝.王昌齡邊塞詩的思想精華和藝術造境[J]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6(01)

創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組詩的第二首,《全唐詩》同時也錄入李白詩作下,作《從軍行》或《行軍》。但《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沒有《軍行》一首。歷來對此詩真實作者存有不同意見。

  

參考資料:


賞析

其一

  這是一首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這首詩也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裡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裡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杆發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徵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並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緻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畫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把複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裡,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首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

其二

  第一句“騮馬新跨白玉鞍”。騮馬,長有黑鬣的紅馬,指駿馬。新,剛剛。白玉鞍,裝飾有白玉的馬鞍。這句的順序為“新跨白玉鞍騮馬”,說將士們飛身跨上配有白玉鞍的戰馬。寫戰前充分準備,將士們英姿勃勃,對戰鬥勝利充滿信心。

  第二句“戰罷沙場月色寒”。沙場,原指沙漠地帶,後指戰場。寒,冷,淒冷。意思說:一場激戰結束了,戰場上的月色顯得十分淒冷。作者沒有直接去寫戰鬥經過,由準備出戰,一下寫到戰鬥結束。那麼,仗打得怎麼樣呢?用戰場上“月色寒”三字作了含蓄的表示。它不僅指夜晚天冷,連月光也寒氣逼人,還指月光映照下的戰場屍橫遍野,血跡斑斑,給人淒冷的感覺。說明戰鬥非常激烈、殘酷。

  三、四句“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鐵鼓,用鐵皮箍著的戰鼓,結實聲壯。猶,還。匣,刀鞘。金刀,鋼刀,古時泛指金屬為金。意思說:戰鬥雖然結束了,但城頭上催戰的鐵鼓,彷彿還在耳邊震響;將士們不由地抽出鞘裡的鋼刀,鋼刀上的血跡還沒有幹。這兩句寫戰鬥回顧,說戰鬥剛結束不久,將士們餘興未盡,戰鬥情緒還是那麼高昂,心裡抑制不住勝利的喜悅。這兩句寫得非常形象生動,使人也如同聽到戰場震天動地的鼓聲,想見將士們拭看鋼刀的情景,有身臨其境之感。

  這首詩抒寫自信、進取、開拓為特徵的傳統尚武精神,風格剛健、清新。詩人描寫戰爭的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一種氣氛。詩歌選取戰鬥生活的一個片段,以“騮馬”“沙場”“鐵鼓”“金刀”等戰爭意象串成一系列戰鬥生活的畫面,戰鬥的激烈與戰場的肅殺盡在其中。詩頭“新跨”一詞將戰士風風火火、迎接戰鬥的激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而詩尾以“血未乾”這樣一幅看似血腥的場景描寫戰士的內心——熱血並未因為戰鬥的結束而冷卻。這種激烈肅殺的氣氛,生動地表現出戰士的颯爽英姿和激昂振奮的風貌。

  作者在這首詩中抓住戰鬥剛剛結束的場面加以描寫,塑造了一個英姿颯爽、勇猛善戰的將軍形象,熱情地歌頌了將士們為國殺敵立功的勇敢精神。

  詩人描寫勝利,不在於字面,而在於構成一種氣氛。把戰士的颯爽英姿,激昂振奮的風貌寫了出來。

參考資料:

1、張迎勝.王昌齡邊塞詩的思想精華和藝術造境[J]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6(01)

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