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誦原文賞析

朝代先秦 詩人屈原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禦兮,命咎繇使聽直。
謁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群而贅肬。
忘儇媚與背眾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眾人之所仇。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忠何罪組遇罰兮,亦非餘心之所志。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兆眾之所咍。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
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鬱邑而不達兮,又莫察餘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而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餘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侘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忳忳。
昔餘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佔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懲於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也。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
設張闢以娛兮,願側身而無所。
欲儃佪以幹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不紆軫。
檮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願曾思而遠身。

楚辭 回憶 抒懷

譯文

譯文
痛心啊,由於進諫而招來不幸,我要傾訴心中的激情和怨情。
如果我的話不是出於忠誠啊,我願上指蒼天讓他來作證。
讓五方神帝來公平裁決吧,我願面對六宗神祇把事理說清。
請山川眾神都來聽證做陪審啊,命法官皋陶把是非曲直判明。
我竭盡忠誠來侍奉君王啊,反被小人看作是多餘的瘤腫。
我不懂奉迎諂媚而惹惱小人啊,只有等待明君體察我的衷情。
我的一言一行都有跡可查啊,我表裡如一從不變更。
所以考察臣子沒有比得上君王的啊,因為這種考察在眼前就可得到印證。
我堅守人生道義是先君後己,竟然被眾人怨恨仇視。
我心中思念的只有君王您啊,眾人卻把我當做仇敵。
我忠誠專一毫不遲疑,可結果卻不能保全自己。
我極力地親近君王別無他想,卻成了招災惹禍的根基!
為君王著想沒人比我更忠心啊,我竟然忘卻了自己人微才疏。
侍奉君王我從不三心二意啊,根本不知什麼取寵邀幸的門路。
忠心有何罪竟遭懲罰啊,這真是我心中從未意想到。
行為不同俗隨流就要跌跤,還要受到群小的譏諷嗤笑。
一連串的責怪,不斷的誹謗啊,真使我愁腸百結不平難消!
心情鬱郁難以傾訴啊,君王受矇蔽忠心難剖。
心頭愁悶失意潦倒啊,又有誰理解我心頭的苦惱。
本來有說不完的話卻無法投寄啊,我願陳述心志卻無路使君王知曉。
隱退沉默吧,可誰又明白我呢?上前呼喊吧,可誰又聽我的呼號?
一再的失意使我心煩意亂啊,滿懷的愁緒呵,難寫難描。
從前我曾夢中飛遊蒼天啊, 魂悠悠中途遇河卻無渡船。
我請大神替我占卜啊, 他說:“你有大志可惜無外人助援。”
“難道我就終將孤獨被君王疏遠?” 他說:“可以為君王著想卻不可依仗。
因為眾口一詞可以把黃金熔化啊, 當初你就是這樣忠誠才遭受到危險。
被湯燙過的人見到冷盤也要吹氣, 為什麼你不把初衷改變改變?
想不用天梯就打算登天, 你的態度一絲沒改還像從前。
眾人害怕你,不與你同心同德, 為什麼會和你做伴?
雖同事一君但你們路途各異, 為什麼會給你助援?
晉國的申生是個孝子啊, 父親把他逼死就是聽信了讒言。
鯀為人剛直不活轉, 他的功業因此不得實現。”
我聽說盡忠君王容易與人結怨, 對此我毫不在意以為是誇大。
手臂多次折傷的人可能成良醫, 如今我才明白這話一點兒不差。
如今這個世道,天上利箭橫飛, 地上張羅設網。
處處暗設機關陷害君王, 哪裡有我立足容身的地方。
我徘徊不去以求留在君王身旁啊, 又怕更大的禍患落在頭上。
我想抽身遠走高飛啊, 又怕君王誣我說:“你背叛我,要去什麼地方?”
想放棄正路像小人那樣亂竄啊, 可我一向心堅志專又不忍心。
我的前胸和後背就像裂開一樣啊, 我心頭鬱悶難舒,絞痛難忍。
搗碎木蘭,揉碎蕙草啊, 舂碎申椒做乾糧。
再播種下江離栽上菊花啊, 待到春天做成乾糧芬芳。
唯恐我的真情得不到表達啊, 所以三番五次表明衷腸。
保持自己的美德,離群索居吧, 我反覆想過隱身遠藏。

註釋
惜誦:惜,痛也。誦:論,猶進諫。
致愍(mǐn):招致禍患。
所非:古代誓詞的習慣用語。非:一本作“作”,形近而誤。
五帝:即五方神:東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折中:中正公平。
六神:說法不一。王逸謂即六宗之神,洪興祖注引《孔叢子》謂六宗為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
俾(bǐ):使。山川:指名山大川之神。備禦:陪侍,此謂陪審。
贅肬(yóu):肉瘤,多餘的肉。蔣驥《山帶閣注楚辭》:“如贅肉之無所用,而為人所憎也。”
忘:“亡”的誤字,無。儇(xuān)媚:輕佻諂媚。背眾:違背眾人。
誼:同“義”。
羌:楚地方言,發語詞。仇:怨。一本“仇”下有“也”字。
惟:思,想。
讎(chóu):同“仇”,指仇敵。一本“讎”下有“也”字。
志:意料。
巔越:殞墜,跌跤。
咍(hāi):楚地方言,譏笑。
白:一本“白”下有“也”字。
鬱邑:鬱悶不快的樣子。侘(chà)傺(chì):失意的樣子。
瞀(mào):心緒煩亂。忳(tún)忳:愁悶的樣子。
杭:通“航”,指渡船。
厲神:大神,主殺罰,此指身附厲神的巫。
極:窮,至。旁:輔佐。
殆:危險。
曩(nǎng):向,以往。
駭遽(jù):驚駭遑遽。
伴:侶。
申生:春秋時晉獻公之子。獻公聽信後妻驪姬的讒言,逼死申生。
婞(xìng)直:剛直。
作忠:為忠,盡忠心。造怨:結怨。
九折臂而成醫:謂多次折臂,積累了醫治的經驗,自己也就成醫生了。《左傳》:“三折肱知為良醫。”
矰(zēng)、弋(yì):均為繫著絲繩的短箭。機:機括,這裡用作動詞,作發射解。
側身:置身。
遠集:遠遁。
橫奔:亂跑。失路:不行正道。
牉(pàn):分。
檮(chóu):斷木。一本“檮”作“搗”。“搗”,舂。矯:揉碎。
滋:栽種、培植。
情質:真情本性。信:同“伸”。
曾思:重思,一再思考。

參考資料:

1、黃壽祺、梅桐生譯註.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82-86 2、王承略、李笑巖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86-93 3、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08-815

創作背景

  關於此篇的寫作時間,歷來有兩種意見:一認為作於楚懷王時期,二認為作於楚頃襄王時期。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公元前313年(楚懷王十六年)是楚國政治的轉折點,從這一年後,楚國開始走下坡路,屈原也遭讒被疏,所以,研究者多認為此篇當作於公元前313年(楚懷王十六年)左右。   

參考資料:
1、王承略、李笑巖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86-93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08-815

創作背景

  關於此篇的寫作時間,歷來有兩種意見:一認為作於楚懷王時期,二認為作於楚頃襄王時期。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公元前313年(楚懷王十六年)是楚國政治的轉折點,從這一年後,楚國開始走下坡路,屈原也遭讒被疏,所以,研究者多認為此篇當作於公元前313年(楚懷王十六年)左右。   

參考資料:
1、王承略、李笑巖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86-93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08-815

詩人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