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張弼

揚子江頭幾問津,風波如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於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勝鄉國夢,敝裘猶帶帝京塵。
交遊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一愴神。

抒懷 孤寂

譯文

譯文
我已經多次經過揚子江的渡口了,江上的風波依舊,作為客人的我卻又添了新愁。
僅僅只有西馳的太陽比我忙碌,向南移去的青山冷冷地譏笑我這個失意的人。
孤枕獨眠,難以忍受鄉思的煎熬,破舊的衣服上還沾有京師的塵土。
朋友都像星星一樣零星地散落在各地,只能黯然神傷獨對江上沙鷗吟詩。

註釋
揚子江:即長江。揚子,本是揚子古津渡附近一座橋名。因這古津渡是時還無名,人們就用“揚子”來稱此津渡。隋末,朝廷又在此設揚子鎮,又用“揚子”來名鎮。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廢揚子鎮,置揚子縣。後又因揚子津、揚子縣而將令儀徵、揚州一帶的長江,稱為揚子江。近代,人們又將長江統稱為揚子江。
幾問津:幾次求渡。津,渡口。問津,詢問渡口。
風波:比喻糾紛或患難。
 西飛白日:指夕陽。
南去青山:因為渡江北上,故云。
不勝:猶言不堪,難忍。
敝裘:破舊的皮衣。
帝京:既指天帝住的地方。也指皇帝住的地方。
交遊:結交朋友,也指朋友。
落落:稀疏貌。
愴(chuàng):傷悲;悽愴。
吟對沙鷗:古之高人逸士常以沙鷗為友,叫做“鷗社”“鷗盟”。詩人自覺交遊零落,只好把新作對沙鷗來吟子。沙鷗:一種水鳥。愴神:黯然神傷。
參考資料:

1、餘耀東.最美傳世詩詞:黃山書社,2015年:第94頁 2、魏涵民.馬鞍山古詩詞選注: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57頁

詩人張弼
    (1425—1487)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為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