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繩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劉言史

泰陵遺樂何最珍,彩繩冉冉天仙人。廣場寒食風日好,
百夫伐鼓錦臂新。銀畫青綃抹雲發,高處綺羅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層,著屐背行仍應節。兩邊丸劍漸相迎,
側身交步何輕盈。閃然欲落卻收得,萬人肉上寒毛生。
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下來一一芙蓉姿,
粉薄鈿稀態轉奇。坐中還有沾巾者,曾見先皇初教時。

詩人劉言史

      劉言史(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唐代詩人。藏書家,趙州邯鄲人。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約自唐玄宗天寶元年至憲宗元和八年間在世。少尚氣節,不舉進士。與李賀同時,工詩,美麗恢贍,自賀外世莫能比。亦與孟郊友善。初客鎮襄,嘗造節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詞藝,特加敬異卒後,葬於襄陽。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詩六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曾旅遊金陵、瀟湘、嶺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軍節度使時,頗好文學,為之請官,詔授棗強縣令,世稱“劉棗強”,但未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