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憶黃山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汪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雲煙競秀;懸崖峭壁,瀑布爭流。洞裡桃花,仙家芝草,雪後春正取次遊。親曾見,是龍潭白晝,海湧潮頭。
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如此,問源頭白鹿,水畔青牛。

寫景 抒情

譯文

譯文
黃山層巒疊峰,千峰競秀,溪流縱橫,雲峰煙溪,景色清幽,常年清涼如秋。面對黃山,但見孤峰絕頂之上,雲煙競秀,懸崖峭壁之上,瀑布競相流瀉。煉丹峰的煉丹洞中,相傳有形似桃花的靈異石,軒轅峰下的彩芝源,相傳曾是軒轅黃帝採靈芝的地方,所以在初春正月,雪後天晴之時,我便開始乘興踏雪遊山了。我曾親眼看見白日裡的白龍潭潭水,猶如雷霆驟擊,洶湧騰越,又如同海潮翻滾白浪升空。
當年黃帝和浮丘公棲遊黃山時用過的玉枕、玉床等臥具不知還在不在。月夜面對天都峰舉目凝望之時,遠遠地聽到遠處傳來的鳳簫之聲。在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處,晨光微曦之際,遠望希望能見到浮現於高空的龍樓。當年浮丘公提煉丹砂的石穴之色,雖色依舊長紅不衰,可是煉丹爐中的爐火燃盡,丹爐早已經冷卻了,又怎樣才能趁早得到靈丹仙方,修煉成仙呢?又有誰知道答案呢?看來只有去問那源頭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了。

註釋
沁園春:詞牌名,又名“東仙”“壽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蘇軾詞《沁園春·孤館燈青》為正體,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另有雙調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三句六平韻;雙調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等變體。
三十六:約計之詞,極言其多。
清秋:明淨爽朗的秋天。
絕頂:山之最高峰。
雲煙:雲霧,煙霧。
競秀:爭比秀麗。
懸崖峭壁:陡峭的山崖。
瀑布:從懸崖或河床縱斷面陡坡處傾瀉下的水流,遠看如掛著的白布。
爭流:競相流瀉。
仙家:仙人所住之處。
春正:正月。
取次:亦作“取此”。謂次第,一個挨一個地;挨次。
白晝:白天。
潮頭:潮水的浪峰。
當年:往年;昔年。
黃帝:古帝名,傳說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以土德王,土色黃,故日黃帝。
浮丘:即浮丘公。
玉床:玉製或飾玉的床。
月夜:有月光的夜晚。
遙聞:遠遠地聽到。鳳管:笙簫或笙簫之樂的美稱。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處。
霜曉:霜晨。有霜的早晨。
靈方:猶仙方。神仙賞賜的藥餌。
聞早:趁早;趕早。

參考資料:

1、韓暉.玉枕風流 中國古代詩文中的玉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03:172-173 2、王德先主編.宋詞鑑賞大典 第三卷: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07:第164頁

詩人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汙等弊病,以及行師佈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覆。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築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