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葡萄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韓愈

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
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

詠物 抒懷

譯文

譯文
葡萄新抽的芽尚未長全一半還如枯木,高高葡萄架子鬆散歪斜倒了又被扶起。
如果要想秋天餐盤中堆滿美味的馬乳葡萄,就不要推辭,應該增加竹杆扎牢架子牽引龍鬚。

註釋
半猶枯:指老枝於新芽剛出時的狀態。
支離:鬆散歪斜,指葡萄枝條雜亂的攀絡狀。
馬乳:葡萄中的一個優良品種。
引:牽引,引導。
龍鬚:比喻葡萄捲曲的藤蔓。葡萄莖上會長出須狀絲。

參考資料:
1、湯貴仁.韓愈詩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9-80

賞析

  這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三首,全詩寫景簡潔精練,寥寥數語就生動地勾畫出自然景象;抒情委婉含蓄,蘊含了作者孤獨怨憤的心境;詠物與言志融為一體,表面詠物,實際是表達人生哲理。

  “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寫旅舍中的葡萄樹經過人們的照顧後正待逢時生長之狀。春夏之交,葡萄樹上新的枝葉開始生長,但仍未完全復甦,尚有一半的莖條是乾枯的。有人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將垂下的枝條扶上去。

  後二句“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要在葡萄架子上多加竹條,擴大修繕,將葡萄的枝蔓引好。詩人希望種葡萄之人能對這株葡萄多加培育,讓它結出豐碩的果實。

  這首詩通過描繪葡萄生長之態,表達自己仕途困頓、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託物言志,詠物與言志融為一體,表面寫葡萄,實際是表達自己謫後的希冀。

參考資料:

1、湯貴仁.韓愈詩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9-80 2、卞孝萱 張清華.韓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13

創作背景

  此作者於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貶陽山縣,當時張署亦被貶至臨武(今屬湖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這組詩當為此年五月所作。作者在旅舍中寫下這組詩與張署共勉。本首詩是組詩中的最後一首   

參考資料:
1、卞孝萱 張清華.韓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13

賞析

  這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三首,全詩寫景簡潔精練,寥寥數語就生動地勾畫出自然景象;抒情委婉含蓄,蘊含了作者孤獨怨憤的心境;詠物與言志融為一體,表面詠物,實際是表達人生哲理。

  “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寫旅舍中的葡萄樹經過人們的照顧後正待逢時生長之狀。春夏之交,葡萄樹上新的枝葉開始生長,但仍未完全復甦,尚有一半的莖條是乾枯的。有人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將垂下的枝條扶上去。

  後二句“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要在葡萄架子上多加竹條,擴大修繕,將葡萄的枝蔓引好。詩人希望種葡萄之人能對這株葡萄多加培育,讓它結出豐碩的果實。

  這首詩通過描繪葡萄生長之態,表達自己仕途困頓、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託物言志,詠物與言志融為一體,表面寫葡萄,實際是表達自己謫後的希冀。

參考資料:

1、湯貴仁.韓愈詩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9-80 2、卞孝萱 張清華.韓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13

創作背景

  此作者於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貶陽山縣,當時張署亦被貶至臨武(今屬湖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這組詩當為此年五月所作。作者在旅舍中寫下這組詩與張署共勉。本首詩是組詩中的最後一首   

參考資料:
1、卞孝萱 張清華.韓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2-13

詩人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