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劉因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怪見溪童出門望,雀聲先我到山家。

古詩三百首 寫景 田園 閒適

譯文

譯文
策馬踏溪,攪亂了映在水中的霞影,我揮灑著衣袖,迎面吹來的微風還夾雜著飄落的花瓣。
看到已經站在溪旁的孩童,甚使人驚奇,原來是他聽到鵲聲而早早出門迎接了。

註釋
山家:居住在山區的隱士之家。
醉袖:醉人的衣袖。
怪見:很奇怪地看到。
溪童:站在溪旁的孩童。
鵲聲:喜鵲的鳴叫聲。

參考資料:
1、張浩遜,孫祖潔,過偉忠編著.古小詩精華: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01:171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描寫趕路情形,反映了山間的優美景緻和詩人的瀟灑神態;後兩句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渲染出到達“山家”時的歡樂氣氛。這首小詩純用白描,靈動有致,清新雋永。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是寫途中所見。騎馬過溪,踏亂了映在水中的霞影,點明瞭溪水的明澈,霞影的明麗。迎風向前,落花墮於衣袖之上,可見春花滿山。“落花”亦點明季節。“醉袖”中之“醉”,有為春光所陶醉之意。馬匹、溪水、明霞、落花,構成一幅美妙的“暮春山行圖”。詩人來此並非為賞風景,而是訪問山家。然而筆觸所至,風景自現。

  “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詩人來到山居人家門口,見兒童早已出門探望,甚使詩人驚奇。“怪”字為末句伏筆。原來是因為“鵲聲先我到山家”。這兩句先“果”後“因”,巧作安排,末句點明溪童出望的原因,則見“怪”不怪了。重點突出了末句的鵲聲。“喜鵲叫,客人到”。故而山家的兒童聞鵲聲而早已出門迎接了。山鵲報喜,幼童迎望,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參考資料:

1、王英志選注.元明清詩詞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年05月:18 2、劉錟編著.詠鳥古詩欣賞:語文出版社,2002.10:274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描寫趕路情形,反映了山間的優美景緻和詩人的瀟灑神態;後兩句表現了詩人的心理活動,渲染出到達“山家”時的歡樂氣氛。這首小詩純用白描,靈動有致,清新雋永。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是寫途中所見。騎馬過溪,踏亂了映在水中的霞影,點明瞭溪水的明澈,霞影的明麗。迎風向前,落花墮於衣袖之上,可見春花滿山。“落花”亦點明季節。“醉袖”中之“醉”,有為春光所陶醉之意。馬匹、溪水、明霞、落花,構成一幅美妙的“暮春山行圖”。詩人來此並非為賞風景,而是訪問山家。然而筆觸所至,風景自現。

  “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詩人來到山居人家門口,見兒童早已出門探望,甚使詩人驚奇。“怪”字為末句伏筆。原來是因為“鵲聲先我到山家”。這兩句先“果”後“因”,巧作安排,末句點明溪童出望的原因,則見“怪”不怪了。重點突出了末句的鵲聲。“喜鵲叫,客人到”。故而山家的兒童聞鵲聲而早已出門迎接了。山鵲報喜,幼童迎望,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參考資料:

1、王英志選注.元明清詩詞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年05月:18 2、劉錟編著.詠鳥古詩欣賞:語文出版社,2002.10:274

詩人劉因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駰,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苟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藉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後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後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諡“文靖”。明朝,縣官鄉紳為劉因建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