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湘江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柳宗元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來。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

寫江 感慨 愁苦

譯文

釋文
湘江的水一如既往奔流不息,如今我又要溯流而上。
不知這次前去,又要幾年才能回來?

註釋
再上湘江:又一次逆湘水而上。上,逆水而行。
好在:依舊,如故。
上來:逆水而來。
遣:使。

參考資料:
1、錢文輝.《中國曆代名家流派詩傳 唐代山水田園詩傳》: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727頁

2、王鬆齡.《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柳宗元詩文選譯 修訂版》 :鳳凰出版社, 2011.05 :31

創作背景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二月,柳宗元滿懷希望返回長安,但三月十三日便被遷為柳州刺史。帶著難以言說的悲憤和憂傷,他與同時被遷為連州刺史的劉禹錫相伴,長辭國門,再次踏上了遙遠的遷謫路途。這首《再上湘江》,便是行至湖南境內寫下的。   

參考資料:
1、尚永亮,洪迎華.《柳宗元集》:鳳凰出版社,2007.09 :23

賞析

  永貞元年(805),柳宗元曾溯湘江上行到永州貶所,度過了難熬的困頓生活。十年之後又要逆湘江而上去到比永州更加遙遠偏僻的柳州任職,柳宗元想到重返京城施展抱負的希望更加渺茫,不禁思緒萬千.悲愁滿腔,發出了“不知從此去,更遣幾時回”的深沉慨嘆。雖然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但卻透露了雖一再被貶,仍鬥爭不屈的意志。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來”這兩句,緊扣題目中的“再上湘江"四字。此時是春末夏初,湘江水暖,江水碧綠,兩岸雜花生樹,青山疊翠,柳宗元對眾山之會的湘水之流早就醉心過。可是此時此地,他卻無心欣賞,只用“好在湘江水”一句帶過,便回到他的再度被貶這一令人傷心的事件上來,所以次句詩,便緊接首句,頂前補足,用“今朝又上來”承接,不著議論,不寫景物.滿腔悲憤,藏而不露。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這兩句,轉筆寫對前途的憂慮。不知此去要經過幾度春秋?貶在離京城萬里之外的荒遠邊州,何時才能被召還?瞻望前途,真是不寒而慄啊!柳宗元離開京城長安以後,對京城是眷戀的,那裡是政治中心,是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地方,而柳州當時是一片開墾很少的荒涼之地,古樹參天,雜草叢生,毒蛇猛獸,比比皆是,而且瘴癘之氣盛行,中原人士一向把這裡視為畏途,從秦漢以來,這裡一直是謫放罪人的地方。想到這些,他自然盼望被召回京。

  在《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中,從“翁仲遺墟草樹平”一句看來,他已流露出“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情懷。劉禹錫酬贈詩中的“歸目並隨回雁盡”,也同樣流露出對京城的眷戀和對北歸的企望,但是柳宗元此去卻再沒有回來。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達柳州;七月十七日,隨他同去的同祖弟柳宗直便突然患暴病去世了。柳宗元由於長期被貶遠州,精神上受到壓抑,已經是未老先衰。元和十四年(819),憲宗因受尊號,實行大赦,經裴度說情,憲宗才決定在這次大赦中召回柳宗元。然而此時柳宗元已經病人沉痾,詔書未到柳州,宗元便在這年的十一月八日含冤長逝了。 “更遣幾年回”的希望,晚年盼望與好友劉禹錫作鄰居的心願,一切都落空了。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的詩句,已經成為詩讖,一代大文學家柳宗元只活了四十七歲。讀此詩,對他的悲劇生涯,讀者會感到痛借的。

  《再上湘江》是一首五言絕句,語言樸素無華,如對友人說家常話,毫無斧鑿痕跡,通俗而又自然。後兩句詩用虛擬的手法來表現前途未卜的情景,用一句設問“更遣幾年回”來作結,把思維活動表現得很真切,頗有情趣。雖篇幅短小,仍不失為一篇清新雋永的小詩。

參考資料:

1、金濤 .《柳宗元詩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89年:229-230

創作背景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二月,柳宗元滿懷希望返回長安,但三月十三日便被遷為柳州刺史。帶著難以言說的悲憤和憂傷,他與同時被遷為連州刺史的劉禹錫相伴,長辭國門,再次踏上了遙遠的遷謫路途。這首《再上湘江》,便是行至湖南境內寫下的。   

參考資料:
1、尚永亮,洪迎華.《柳宗元集》:鳳凰出版社,2007.09 :23

賞析

  永貞元年(805),柳宗元曾溯湘江上行到永州貶所,度過了難熬的困頓生活。十年之後又要逆湘江而上去到比永州更加遙遠偏僻的柳州任職,柳宗元想到重返京城施展抱負的希望更加渺茫,不禁思緒萬千.悲愁滿腔,發出了“不知從此去,更遣幾時回”的深沉慨嘆。雖然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但卻透露了雖一再被貶,仍鬥爭不屈的意志。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來”這兩句,緊扣題目中的“再上湘江"四字。此時是春末夏初,湘江水暖,江水碧綠,兩岸雜花生樹,青山疊翠,柳宗元對眾山之會的湘水之流早就醉心過。可是此時此地,他卻無心欣賞,只用“好在湘江水”一句帶過,便回到他的再度被貶這一令人傷心的事件上來,所以次句詩,便緊接首句,頂前補足,用“今朝又上來”承接,不著議論,不寫景物.滿腔悲憤,藏而不露。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這兩句,轉筆寫對前途的憂慮。不知此去要經過幾度春秋?貶在離京城萬里之外的荒遠邊州,何時才能被召還?瞻望前途,真是不寒而慄啊!柳宗元離開京城長安以後,對京城是眷戀的,那裡是政治中心,是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地方,而柳州當時是一片開墾很少的荒涼之地,古樹參天,雜草叢生,毒蛇猛獸,比比皆是,而且瘴癘之氣盛行,中原人士一向把這裡視為畏途,從秦漢以來,這裡一直是謫放罪人的地方。想到這些,他自然盼望被召回京。

  在《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中,從“翁仲遺墟草樹平”一句看來,他已流露出“長安不見使人愁”的情懷。劉禹錫酬贈詩中的“歸目並隨回雁盡”,也同樣流露出對京城的眷戀和對北歸的企望,但是柳宗元此去卻再沒有回來。元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到達柳州;七月十七日,隨他同去的同祖弟柳宗直便突然患暴病去世了。柳宗元由於長期被貶遠州,精神上受到壓抑,已經是未老先衰。元和十四年(819),憲宗因受尊號,實行大赦,經裴度說情,憲宗才決定在這次大赦中召回柳宗元。然而此時柳宗元已經病人沉痾,詔書未到柳州,宗元便在這年的十一月八日含冤長逝了。 “更遣幾年回”的希望,晚年盼望與好友劉禹錫作鄰居的心願,一切都落空了。 “不知從此去,更遣幾年回”的詩句,已經成為詩讖,一代大文學家柳宗元只活了四十七歲。讀此詩,對他的悲劇生涯,讀者會感到痛借的。

  《再上湘江》是一首五言絕句,語言樸素無華,如對友人說家常話,毫無斧鑿痕跡,通俗而又自然。後兩句詩用虛擬的手法來表現前途未卜的情景,用一句設問“更遣幾年回”來作結,把思維活動表現得很真切,頗有情趣。雖篇幅短小,仍不失為一篇清新雋永的小詩。

參考資料:

1、金濤 .《柳宗元詩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89年:229-230

詩人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