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賈至

江上相逢皆舊遊,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友人 抒情

譯文

譯文
在湘江上與昔日的好友相逢,遠望著湘山,不忍心訴說心裡的憂愁。
湖面秋風蕭瑟,月光靜靜地灑在洞庭湖水上,只有那孤鴻與落葉陪伴著我們的一葉扁舟。

註釋
巴陵:即今湖南省岳陽市。李十二白:即李白。裴九:即裴隱。題中的數字是李白和裴隱在家族兄弟中的排行,當時流行這樣的稱謂。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稱。
舊遊:昔日交遊的友人。
湘山:山名,即君山,在洞庭湖中。
永望:遠望。
孤鴻:孤單的鴻雁。
扁(piān)舟:小船。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371

創作背景

  這組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賈至曾被貶謫到巴陵(今湖南嶽陽)任司馬。賈至貶謫嶽州之時,正是李白長流夜郎之時。彼此相會巴陵,經常相聚在一起喝酒吟詩。在一個深秋的傍晚,賈至和李白、裴九駕輕舟一起泛遊巴陵勝景——洞庭湖,寫下了這三首詩。這是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371

賞析

  這組詩歌詠洞庭湖,寫作者與友人在秋風落葉中懷古論今,寄託深而寓意長,俊逸清暢中又充滿憂傷和蒼涼。全詩託興幽微,音律純熟,語言清婉,聲情並茂,充滿俊逸之氣和清暢之調。

  本首詩開頭“江上相逢皆舊遊”,作者說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久別重逢,喜悅之情不言而喻。次句“湘山永望不堪愁”,情感上來了個轉折,這時望著湘山,卻不堪訴說心中的憂愁,表明了貶謫生活的愁悶。

  後兩句“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運用“秋風”、“孤鴻”、“落葉”等一些蕭瑟的意象,表現出孤寂落寞的心情,這正是作者遠離朝廷產生的失落感的反映。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371

2、何國治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43

創作背景

  這組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賈至曾被貶謫到巴陵(今湖南嶽陽)任司馬。賈至貶謫嶽州之時,正是李白長流夜郎之時。彼此相會巴陵,經常相聚在一起喝酒吟詩。在一個深秋的傍晚,賈至和李白、裴九駕輕舟一起泛遊巴陵勝景——洞庭湖,寫下了這三首詩。這是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371

賞析

  這組詩歌詠洞庭湖,寫作者與友人在秋風落葉中懷古論今,寄託深而寓意長,俊逸清暢中又充滿憂傷和蒼涼。全詩託興幽微,音律純熟,語言清婉,聲情並茂,充滿俊逸之氣和清暢之調。

  本首詩開頭“江上相逢皆舊遊”,作者說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久別重逢,喜悅之情不言而喻。次句“湘山永望不堪愁”,情感上來了個轉折,這時望著湘山,卻不堪訴說心中的憂愁,表明了貶謫生活的愁悶。

  後兩句“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運用“秋風”、“孤鴻”、“落葉”等一些蕭瑟的意象,表現出孤寂落寞的心情,這正是作者遠離朝廷產生的失落感的反映。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371

2、何國治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43

詩人賈至
      賈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陽人,賈曾之子。生於唐玄宗開元六年,卒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年五十五歲。擢明經第,為軍父尉。安祿山亂,從唐玄宗幸蜀,知制誥,歷中書舍人。時肅宗即位於靈武,玄宗令至作傳位冊文。至德中,將軍王去榮坐事當誅,肅宗惜去榮材,詔貸死。至切諫,謂壞法當誅。廣德初,為禮部侍郎,封信都縣伯。後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諡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 《唐才子傳》有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