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蘇曼殊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柳如煙。

春天 感慨 時間

譯文

譯文
鮮豔的花瓣在綿綿細雨中飄落,它們辜負了這二月春日裡的美好時光。
知道嗎?在青樓之上醒來,看到這如煙春柳,我便極度憂愁起來。

註釋
好花零落:暗喻革命情緒正在低落。
韶光:即美好時光,暗喻進行革命的良好時機。
玉樓:原意為華麗的樓,這裡用來指妓樓。
春夢:暗喻對革命勝利的憧憬。
有人:此為作者自指。愁煞:即極度憂愁之意。煞,副詞,用在動詞後,表“極度……”之意。

參考資料:
1、珠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蘇曼殊詩集 馬以君箋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感嘆時光如梭,看著春雨裡壎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貴。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後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此詩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此詩向友人申述對革命錯過良機的憤懣和憂患情緒,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在作者看來,仲春二月是百花盛開的時節,人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時節去賞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卻沒有這樣做,以至錯過時機。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賞花已經來不及。眼前的革命也是這樣,良機錯過,要發動就困難了。

  後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本來作者是做著“春夢”的,滿以為趁著百花盛開,群情激昂的機會去進行革命,誰知現在“醒”來,卻發現百花凋殘,群情低落,雨綿綿,黑暗勢力在鎮壓了。樓前的柳樹雖然未敗,但在霾雨中也顯得朦朦朧朧了。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勢力的摧殘而不斷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絕。

參考資料:

1、珠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蘇曼殊詩集 馬以君箋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

創作背景

  這首詩應當是作於公元1906年春,此時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勢力的摧殘而不斷削弱,而明媚的春光,常常勾起蘇曼殊對金鳳的思念,他每想到這位無依無靠、任憑命運擺佈、漂泊不知所向的薄命女子時,便愁腸滿結。為此,他專門賦詩兩首,《春日》便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蘇曼殊.蘇曼殊詩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11:7

2、珠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蘇曼殊詩集 馬以君箋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

3、於輝.民國奇才怪人祕錄:團結出版社,1995年02月:216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感嘆時光如梭,看著春雨裡壎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貴。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後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此詩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此詩向友人申述對革命錯過良機的憤懣和憂患情緒,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在作者看來,仲春二月是百花盛開的時節,人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時節去賞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卻沒有這樣做,以至錯過時機。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賞花已經來不及。眼前的革命也是這樣,良機錯過,要發動就困難了。

  後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本來作者是做著“春夢”的,滿以為趁著百花盛開,群情激昂的機會去進行革命,誰知現在“醒”來,卻發現百花凋殘,群情低落,雨綿綿,黑暗勢力在鎮壓了。樓前的柳樹雖然未敗,但在霾雨中也顯得朦朦朧朧了。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勢力的摧殘而不斷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絕。

參考資料:

1、珠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蘇曼殊詩集 馬以君箋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

創作背景

  這首詩應當是作於公元1906年春,此時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勢力的摧殘而不斷削弱,而明媚的春光,常常勾起蘇曼殊對金鳳的思念,他每想到這位無依無靠、任憑命運擺佈、漂泊不知所向的薄命女子時,便愁腸滿結。為此,他專門賦詩兩首,《春日》便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
1、蘇曼殊.蘇曼殊詩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11:7

2、珠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蘇曼殊詩集 馬以君箋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

3、於輝.民國奇才怪人祕錄:團結出版社,1995年02月:216

詩人蘇曼殊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後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豔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