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諸大僚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韋嗣立

幽谷杜陵邊,風煙別幾年。偶來伊水曲,溪嶂覺依然。
傍浦憐芳樹,尋崖愛綠泉。嶺雲隨馬足,山鳥向人前。
地合心俱靜,言因理自玄。短才叨重寄,尸祿愧妨賢。
每挹掛冠侶,思從初服旋。稻粱仍欲報,歲月坐空捐。
助嶽無纖塊,輸溟謝末涓。還悟北轅失,方求南澗田。

詩人韋嗣立

      韋嗣立(654—719),唐代詩人。字延構,鄭州陽武(今河南原陽)人,武則天時任萊蕪縣令。韋思謙子,韋承慶弟。少舉進士,任雙流令,政有殊績。武后、中宗時,歷位鳳閣侍郎、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參知政事。有定策立睿宗之功。中宗景龍時任兵部尚書。韋嗣立因與萬年(今西安市舊城一帶)人韋后同姓,曾奉詔附韋后屬籍。韋后臨朝亂政,為玄宗所殺,韋嗣立為此受到株連,徙往陳州,死後追諡為“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