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小山篇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徐惠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女童 孤寂

譯文

譯文
仰望著幽深的岩石而眼波流盼,撫摸著桂花的枝條而凝神冥想。
等待千年才等到與你相遇,你又為何獨自前往?

註釋
流盼:猶流眄,流轉目光觀看。
凝想:“猶凝思,聚精會神地思考;沉思。
千齡:猶千年、千歲。極言時間久長。
荃: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亦用以喻國君。

參考資料:
1、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4 .

2、王力等編著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5 :319 .

創作背景

  此詩系徐惠八歲時,由其父徐孝德出題而作,詩成後,其父大驚,認為徐惠的才華是不可能被人為掩蓋,從此徐惠的詩作等被廣泛傳播。唐太宗聽說後,將徐惠納入宮中,封為才人。   

參考資料:
1、(北宋)歐陽修等 .新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 .

賞析

  徐惠的《擬小山篇》系徐賢妃徐惠八歲時所作的騷體詩,由其父親命題,為仿漢代淮南小山《招隱士》而作。因為題目指定為擬《離騷》,所以使運用幽巖、桂枝、荃這類與屈原有關的意象和騷體表達方式的構思成為必然選擇。也使文字層面的體性特徵也必然是古雅莊重。本詩繼承了《楚辭》的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作者者技巧嫻熟,用連綴的方式組合詩歌意象,把前兩句中“流盼”和”凝想“的屈原形象與“千齡此遇”的作者關聯起來。最後一句則挽結全詩。詩歌音韻流轉,境界清雅,含義深遠,格調沉著。中間虛詞的使得詩歌語氣舒緩有致,節奏抑揚頓錯,含蓄蘊藉地抒發了詩人的內在情感,委婉曲折地表現了身處封建社會的學識出眾的女子無法實現心志的孤寂。

  全詩運用整齊的六言句式塑造了一個遠離塵世喧囂的女子,“她”在幽深寂靜的巖谷,站立著、探尋著、若有所待。漸漸地,在惆悵襲上心頭時,她下意識地撫摸著幽香清遠的桂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久久的凝視。所待之人的久久不至,雖然使她的身心都籠罩在漸漸濃重的惆悵之中,但她深信那一份寂寞的孤獨非常有價值,那份孤高拔俗、凝神澄志的虔誠等待,一定會在不期然中創造一段曠古未有的傳奇。落寞的心雖然嘆息“荃何為兮獨往?”。但”她“並沒有停止等待,詩中以"荃“指代”她“在等待的人。而”荃“這一意象在《離騷》中,專用以指代楚王。顯然,徐惠模仿屈原的語氣,向虛擬中的"荃”表白自己的等待。最後兩小句詩顯然表明,從女童步入少女時代的徐惠,心中早有一個屬於想象世界的、與周圍現實世界的凡夫俗子截然不同的”荃“。

  全詩滲透著浪漫而幽婉的風格,顯示出詩人在內心深處,渴望與一個偉大的人物建立起一份“千古一遇”足以傳為萬世美談的曠古奇緣。

參考資料:

1、李海燕 .《唐太宗之賢妃徐惠詩歌綜論》載《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第7期 .山東曲阜 :《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雜誌社 ,2009 :31頁 . 2、王明好 .《從初唐女性詩看《楚辭》之餘韻》載《名作欣賞》(學術專刊)2009,01 .山西太原 ::作欣賞雜誌社 ,2009 . 3、 黃芸珠 .惠的詩文創作及其《諫太宗息兵罷役疏》載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第3期. .陝西西安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雜誌社 ,2011 :57頁 . 4、王麗 .唐代兒童詩歌研究,2008年度貴州大學碩士論文 .貴陽 :貴州大學 ,2008 :16頁 .

詩人徐惠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長城人(今浙江省長興縣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生於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後,將她納為才人。後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藥,求早死。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其心願。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