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

寫景 寫水

譯文

譯文
一道殘陽倒映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註釋
暮江吟: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殘陽: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為碧色珍寶,此處指碧綠色 。
可憐:可愛。九月初三:農曆九月初三的時候。
真珠:即珍珠。月似弓:農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534-535

2、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53-254

賞析二

  《暮江吟》並非始終寫“暮色江景”。如果只從《暮江吟》的標題看,此詩似乎應始終歌吟“日落前後”的暮色江景,但詩中“可憐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則明顯地是在寫“夜晚”。按《辭海》裡的解釋:“露是空氣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發熱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溫度低於氣溫(但仍高於0℃),而凝結在其上的水珠。常見於晴朗無風的夜間或清晨。”由此可見,此詩標題與內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並非始終寫暮色江景。理解此詩時一定要把握住這個特點,不能機械地只從標題去理解內容。有人認為,此詩的標題與內容中的時間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筆。其實,這種情況在唐詩中是很常見的,如杜甫的《日暮》就從黃昏時分一直寫到“草露滴秋根”;賈島的《暮過山村》也從日落寫到明月高懸。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學作品。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三

  《暮江吟》主要是寫“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詩共四句。前兩句寫夕陽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這是最真實可信的暮色江景。後兩句寫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場景。詩中“九月初三”與“月似弓”上下緊扣,寫的是黃昏時的自然景色。這裡的“九月初三”,點明時間,“月似弓”則是詩人看到的景象。當然,這種景象只能在日落後不久才能看到,因而這兩句主要還是寫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書上說的那樣是寫“美麗的夜景”。

  說後兩句仍主要寫暮色江景,有其科學上的依據。根據天文學常識,九月初三日,月亮位於太陽以東約45°,形狀像個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後出現於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見時間侷限於日落後2至3小時。從詩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月亮的地平高度不會很低。太低了,由於樹木、建築、霧氣等影響就不會看到。據此,讀者可以推測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當在九月初三黃昏,即日落後不久。從民用時間看,仍屬於傍晚,即“暮”的範疇。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四

  《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公元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離開朝廷後頓感輕鬆愜意,於是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1、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53-254

2、陳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8

賞析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頗為人稱道的小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鬆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閒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可憐九月初三夜”,是個過渡。可憐,可愛。九月初三,是農曆,指進入深秋。意思說:深秋的夜晚多麼可愛啊!前兩句描寫日落時景象,這一句很自然地把時間從日落過渡到夜晚。看似隨意寫來,實際很重要,讓讀者明確感到時間在推移,繼續觀賞後面的畫面。

  最後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說: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彎彎的月亮像弓一樣。秋天的江邊夜色降臨,空氣溼潤,草木上都凝結起露珠,“露似珍珠”,寫出秋葉特點。九月初三,月亮剛出現,還是月牙兒,彎彎的,所以說像一張弓。“月似弓”,進一步點出月初的秋夜。這句重點寫了秋夜露珠和新月,連用兩個新穎貼切的比喻,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讚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線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另外,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參考資料:

1、張燕瑾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句解

其一

  “一尺深紅蒙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興。眼見一塊原來是極鮮亮的紅絲綢,卻因蒙上了灰塵,顏色變得暗淡了,舊如“麴塵”,而這“一尺深紅”的絲綢,好像不是一般的婦人之飾,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時用過的方幅紅綢“蓋頭”。這“一尺深紅”,應是女子眼中的不尋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約一尺寬的紅綢作為自己婚姻的象徵,看到紅綢,就引起對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紅綢卻已經蒙上塵土,還有了不少“麴塵”似的黴斑。

  睹物思人,不由感慨萬端。唉,還是俗話說得對,物品天生的都是舊不如新。然而,就愛情而言,則不能“喜新厭舊”,而應是“日久長新”才好,否則情不專而怨恨必生。竇玄妻《古怨歌》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詩人這裡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襯“人不如故”。看來是丈夫又有了新歡,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這二句運用了比喻,雖然手法委宛,語言卻很直白,就意蘊而論,顯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這二句,仍然運用了比喻,抒發被棄女子的“恨”意。“合歡桃核”,本來那是夫婦好合恩愛的象徵物,舊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擺放棗、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預示喜兆。想當初,女主人公在與丈夫兩情歡娛的時候,她是那樣相信她們用桃核來表示的永遠好合的誓言,現在明白,原來那“合歡桃核”裡面,已經有了另外一個“人”了。“人”是“仁”的諧音,說“合歡桃核”另有“人”,就是說她的丈夫內心裡另有新歡的“人”了。

  所以,這是借鑑了民歌中常用的諧音雙關的手法寫桃核內有“仁”以隱喻合歡之人心中原來別有“人”,富有民間的生活氣息。既然對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舊物不如新”;雖前有“合歡桃核”之約,然“終堪恨”也。這就既巧妙地諷刺了愛情上的喜新厭舊者,又曲折地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所愛者的執著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種難言的幽恨之情。面對負心人,詩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勸戒,言有盡而意無窮,反映了甜蜜愛情生活中的另一個側面。

  這首詞,在藝術方面,採用比興、暗示、諧音雙關的手法,加強了抒情效果。但從詞的整體意境看,仍然是“意傷於太盡”(張戒《歲寒堂詩話》),缺乏餘韻遠致。像“天生舊物不如新”、 “裡許元來別有人”這樣的內心觸悟,也過於直淺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寫她對情郎的眷戀。

  “井底點燈深燭伊”,這“井底點燈”四字,謂在井底點上燈。何以偏在井底點燈呢?原來這井底之燈,必是深處之燭。而“深燭”,隱喻“深囑”。“伊”是人稱代詞,在此代“你”。 “深燭伊”也就是“非常誠懇地囑咐你。”顯然,是作者刻意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敘事。因而使詞意隱晦了。既雲“深囑”,囑咐些什麼呢?即次句“共郎長行莫圍棋”。共,介詞,猶同;跟。 “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與郎相聚。

  而緊跟“長行”二字,又暗示著這是離別的時刻。所以她才對他叮囑再三、情意綿綿。此“長行”與“圍棋”,又作諧音雙關。長行,是一種博戲的名稱。據唐人筆記記載,用擲骰子來博“長行局”,因簡單易行,唐人“頗或耽玩,至有廢慶弔、忘寢休、輟飲食者”(《唐國史補》卷下),是一種低俗的賭博。而“圍棋”,是中國傳統的棋藝,棋理高深,可謂文人雅士的遊戲。可她為什麼“深囑”將要出門的丈夫,讓他記住:我可以與你玩長行,但不同你下圍棋呢?原來,她的這番叮囑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長行”這種博戲的名稱來雙關“長途旅行”,又用“圍棋”來雙關“違誤歸期”。她這是告訴丈夫“遠行一定不要誤了歸期”!在生活中,人們要把某件事情告訴對方,卻又不便於明白說出,往往會用這種諧音雙關的方式來暗示。這裡的“長行”、“圍棋”,也是女主人公將她深隱的心曲,婉轉託出;雖然可見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於其中的隱語,過於隱晦。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後兩句從“長行”引出“骰子”,說那種製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顆顆紅點,有如最為相思的紅豆,而且深入骨中,表達著我對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嗎?這樣一來,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囑“長行莫圍棋”的用意,原來她“共郎長行”,也是有意要用“長行”這種博戲所用的“骰子”來提醒丈夫:當你玩“長行”使用骰子時,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紅點,顆顆都是入骨的紅豆,代表著我對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萬不要違誤了歸期。這一句,非常準確地表現出她對丈夫的惦念,對丈夫的那種難捨難離的強烈的愛!

  “入骨相思”,一語雙關,其中纏綿之意,教人不由魂銷。在章法上,則是對前二句“深囑”早歸“莫違期”的對應。詩中,女子“共郎長行”時“深囑”於前,客子“違期”未歸時又“入骨相思”於後,最後以“知不知”設問寄意的口吻輕輕將全詩兜住,然後再表現出這位多情的閨中人亟盼遊子早歸的焦慮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離別之久、會合之難、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說無人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可謂收得自然,餘味不盡。而讀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內心深處誠摯而火熱的愛情。有女鍾情如此,令人讀來倍覺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個字,乃是全篇的點睛之筆!

  這首詞最精粹之筆,在於後二句以相思子(紅豆)為喻,寄託女子的摯愛深情。全詞采用諧音雙關的手法,雖有助於詞境的深婉含蓄;但由於刻意為之,便又流人“謎而不詩”(王夫之《古詩評選》)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詩寫“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以諷喜新厭舊;寫“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見濃豔的辭藻,又未聞有些許脂粉氣。其設想新奇,別開生面,在許多的愛情詩中,使人頓覺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諧音雙關修辭法,更使詩作獨標一格,別有情致。人們表達愛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朧含蓄(當然不是晦澀費解),而雙關隱語的運用,卻能使人透過字面的意思,通過那些音同或音近的“別字”,去細細品味那雙關語中底層的無盡的意蘊。這些諧音詞的寓意頗深,不可囫圇讀之。它蘊含著詩人人為的特定含義和感情色彩,能使語言在表達上更含蓄、婉轉和饒有風趣。用於表達愛情,則言淺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參考資料:

1、張紅編.溫庭筠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年01月第1版 2、《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627-629頁

賞析二

  《暮江吟》並非始終寫“暮色江景”。如果只從《暮江吟》的標題看,此詩似乎應始終歌吟“日落前後”的暮色江景,但詩中“可憐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則明顯地是在寫“夜晚”。按《辭海》裡的解釋:“露是空氣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發熱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溫度低於氣溫(但仍高於0℃),而凝結在其上的水珠。常見於晴朗無風的夜間或清晨。”由此可見,此詩標題與內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並非始終寫暮色江景。理解此詩時一定要把握住這個特點,不能機械地只從標題去理解內容。有人認為,此詩的標題與內容中的時間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筆。其實,這種情況在唐詩中是很常見的,如杜甫的《日暮》就從黃昏時分一直寫到“草露滴秋根”;賈島的《暮過山村》也從日落寫到明月高懸。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學作品。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三

  《暮江吟》主要是寫“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詩共四句。前兩句寫夕陽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這是最真實可信的暮色江景。後兩句寫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場景。詩中“九月初三”與“月似弓”上下緊扣,寫的是黃昏時的自然景色。這裡的“九月初三”,點明時間,“月似弓”則是詩人看到的景象。當然,這種景象只能在日落後不久才能看到,因而這兩句主要還是寫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書上說的那樣是寫“美麗的夜景”。

  說後兩句仍主要寫暮色江景,有其科學上的依據。根據天文學常識,九月初三日,月亮位於太陽以東約45°,形狀像個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後出現於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見時間侷限於日落後2至3小時。從詩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月亮的地平高度不會很低。太低了,由於樹木、建築、霧氣等影響就不會看到。據此,讀者可以推測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當在九月初三黃昏,即日落後不久。從民用時間看,仍屬於傍晚,即“暮”的範疇。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四

  《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公元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離開朝廷後頓感輕鬆愜意,於是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1、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53-254

2、陳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8

賞析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頗為人稱道的小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鬆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閒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可憐九月初三夜”,是個過渡。可憐,可愛。九月初三,是農曆,指進入深秋。意思說:深秋的夜晚多麼可愛啊!前兩句描寫日落時景象,這一句很自然地把時間從日落過渡到夜晚。看似隨意寫來,實際很重要,讓讀者明確感到時間在推移,繼續觀賞後面的畫面。

  最後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說: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彎彎的月亮像弓一樣。秋天的江邊夜色降臨,空氣溼潤,草木上都凝結起露珠,“露似珍珠”,寫出秋葉特點。九月初三,月亮剛出現,還是月牙兒,彎彎的,所以說像一張弓。“月似弓”,進一步點出月初的秋夜。這句重點寫了秋夜露珠和新月,連用兩個新穎貼切的比喻,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讚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線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另外,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參考資料:

1、張燕瑾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句解

其一

  “一尺深紅蒙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興。眼見一塊原來是極鮮亮的紅絲綢,卻因蒙上了灰塵,顏色變得暗淡了,舊如“麴塵”,而這“一尺深紅”的絲綢,好像不是一般的婦人之飾,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時用過的方幅紅綢“蓋頭”。這“一尺深紅”,應是女子眼中的不尋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約一尺寬的紅綢作為自己婚姻的象徵,看到紅綢,就引起對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紅綢卻已經蒙上塵土,還有了不少“麴塵”似的黴斑。

  睹物思人,不由感慨萬端。唉,還是俗話說得對,物品天生的都是舊不如新。然而,就愛情而言,則不能“喜新厭舊”,而應是“日久長新”才好,否則情不專而怨恨必生。竇玄妻《古怨歌》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詩人這裡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襯“人不如故”。看來是丈夫又有了新歡,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這二句運用了比喻,雖然手法委宛,語言卻很直白,就意蘊而論,顯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這二句,仍然運用了比喻,抒發被棄女子的“恨”意。“合歡桃核”,本來那是夫婦好合恩愛的象徵物,舊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擺放棗、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預示喜兆。想當初,女主人公在與丈夫兩情歡娛的時候,她是那樣相信她們用桃核來表示的永遠好合的誓言,現在明白,原來那“合歡桃核”裡面,已經有了另外一個“人”了。“人”是“仁”的諧音,說“合歡桃核”另有“人”,就是說她的丈夫內心裡另有新歡的“人”了。

  所以,這是借鑑了民歌中常用的諧音雙關的手法寫桃核內有“仁”以隱喻合歡之人心中原來別有“人”,富有民間的生活氣息。既然對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舊物不如新”;雖前有“合歡桃核”之約,然“終堪恨”也。這就既巧妙地諷刺了愛情上的喜新厭舊者,又曲折地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所愛者的執著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種難言的幽恨之情。面對負心人,詩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勸戒,言有盡而意無窮,反映了甜蜜愛情生活中的另一個側面。

  這首詞,在藝術方面,採用比興、暗示、諧音雙關的手法,加強了抒情效果。但從詞的整體意境看,仍然是“意傷於太盡”(張戒《歲寒堂詩話》),缺乏餘韻遠致。像“天生舊物不如新”、 “裡許元來別有人”這樣的內心觸悟,也過於直淺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寫她對情郎的眷戀。

  “井底點燈深燭伊”,這“井底點燈”四字,謂在井底點上燈。何以偏在井底點燈呢?原來這井底之燈,必是深處之燭。而“深燭”,隱喻“深囑”。“伊”是人稱代詞,在此代“你”。 “深燭伊”也就是“非常誠懇地囑咐你。”顯然,是作者刻意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敘事。因而使詞意隱晦了。既雲“深囑”,囑咐些什麼呢?即次句“共郎長行莫圍棋”。共,介詞,猶同;跟。 “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與郎相聚。

  而緊跟“長行”二字,又暗示著這是離別的時刻。所以她才對他叮囑再三、情意綿綿。此“長行”與“圍棋”,又作諧音雙關。長行,是一種博戲的名稱。據唐人筆記記載,用擲骰子來博“長行局”,因簡單易行,唐人“頗或耽玩,至有廢慶弔、忘寢休、輟飲食者”(《唐國史補》卷下),是一種低俗的賭博。而“圍棋”,是中國傳統的棋藝,棋理高深,可謂文人雅士的遊戲。可她為什麼“深囑”將要出門的丈夫,讓他記住:我可以與你玩長行,但不同你下圍棋呢?原來,她的這番叮囑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長行”這種博戲的名稱來雙關“長途旅行”,又用“圍棋”來雙關“違誤歸期”。她這是告訴丈夫“遠行一定不要誤了歸期”!在生活中,人們要把某件事情告訴對方,卻又不便於明白說出,往往會用這種諧音雙關的方式來暗示。這裡的“長行”、“圍棋”,也是女主人公將她深隱的心曲,婉轉託出;雖然可見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於其中的隱語,過於隱晦。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後兩句從“長行”引出“骰子”,說那種製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顆顆紅點,有如最為相思的紅豆,而且深入骨中,表達著我對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嗎?這樣一來,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囑“長行莫圍棋”的用意,原來她“共郎長行”,也是有意要用“長行”這種博戲所用的“骰子”來提醒丈夫:當你玩“長行”使用骰子時,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紅點,顆顆都是入骨的紅豆,代表著我對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萬不要違誤了歸期。這一句,非常準確地表現出她對丈夫的惦念,對丈夫的那種難捨難離的強烈的愛!

  “入骨相思”,一語雙關,其中纏綿之意,教人不由魂銷。在章法上,則是對前二句“深囑”早歸“莫違期”的對應。詩中,女子“共郎長行”時“深囑”於前,客子“違期”未歸時又“入骨相思”於後,最後以“知不知”設問寄意的口吻輕輕將全詩兜住,然後再表現出這位多情的閨中人亟盼遊子早歸的焦慮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離別之久、會合之難、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說無人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可謂收得自然,餘味不盡。而讀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內心深處誠摯而火熱的愛情。有女鍾情如此,令人讀來倍覺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個字,乃是全篇的點睛之筆!

  這首詞最精粹之筆,在於後二句以相思子(紅豆)為喻,寄託女子的摯愛深情。全詞采用諧音雙關的手法,雖有助於詞境的深婉含蓄;但由於刻意為之,便又流人“謎而不詩”(王夫之《古詩評選》)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詩寫“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以諷喜新厭舊;寫“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見濃豔的辭藻,又未聞有些許脂粉氣。其設想新奇,別開生面,在許多的愛情詩中,使人頓覺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諧音雙關修辭法,更使詩作獨標一格,別有情致。人們表達愛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朧含蓄(當然不是晦澀費解),而雙關隱語的運用,卻能使人透過字面的意思,通過那些音同或音近的“別字”,去細細品味那雙關語中底層的無盡的意蘊。這些諧音詞的寓意頗深,不可囫圇讀之。它蘊含著詩人人為的特定含義和感情色彩,能使語言在表達上更含蓄、婉轉和饒有風趣。用於表達愛情,則言淺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參考資料:

1、張紅編.溫庭筠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年01月第1版 2、《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627-629頁

賞析二

  《暮江吟》並非始終寫“暮色江景”。如果只從《暮江吟》的標題看,此詩似乎應始終歌吟“日落前後”的暮色江景,但詩中“可憐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則明顯地是在寫“夜晚”。按《辭海》裡的解釋:“露是空氣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發熱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溫度低於氣溫(但仍高於0℃),而凝結在其上的水珠。常見於晴朗無風的夜間或清晨。”由此可見,此詩標題與內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並非始終寫暮色江景。理解此詩時一定要把握住這個特點,不能機械地只從標題去理解內容。有人認為,此詩的標題與內容中的時間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筆。其實,這種情況在唐詩中是很常見的,如杜甫的《日暮》就從黃昏時分一直寫到“草露滴秋根”;賈島的《暮過山村》也從日落寫到明月高懸。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學作品。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三

  《暮江吟》主要是寫“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詩共四句。前兩句寫夕陽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這是最真實可信的暮色江景。後兩句寫詩人流連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場景。詩中“九月初三”與“月似弓”上下緊扣,寫的是黃昏時的自然景色。這裡的“九月初三”,點明時間,“月似弓”則是詩人看到的景象。當然,這種景象只能在日落後不久才能看到,因而這兩句主要還是寫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書上說的那樣是寫“美麗的夜景”。

  說後兩句仍主要寫暮色江景,有其科學上的依據。根據天文學常識,九月初三日,月亮位於太陽以東約45°,形狀像個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後出現於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見時間侷限於日落後2至3小時。從詩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月亮的地平高度不會很低。太低了,由於樹木、建築、霧氣等影響就不會看到。據此,讀者可以推測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時,當在九月初三黃昏,即日落後不久。從民用時間看,仍屬於傍晚,即“暮”的範疇。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四

  《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公元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當時朝廷政治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離開朝廷後頓感輕鬆愜意,於是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1、吳大奎 馬秀娟.元稹白居易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253-254

2、陳友琴 等.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48

賞析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作品很少,這是一首頗為人稱道的小詩。全詩構思妙絕之處,在於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由於這首詩滲透了詩人自願遠離朝廷後輕鬆愉悅的解放情緒和個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詩成了詩人特定境遇下審美心理功能的藝術載體。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卻說“鋪”,這是因為“殘陽”已經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像“鋪”在江上,很形象;這個“鋪”字也顯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閒的感覺。“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可憐九月初三夜”,是個過渡。可憐,可愛。九月初三,是農曆,指進入深秋。意思說:深秋的夜晚多麼可愛啊!前兩句描寫日落時景象,這一句很自然地把時間從日落過渡到夜晚。看似隨意寫來,實際很重要,讓讀者明確感到時間在推移,繼續觀賞後面的畫面。

  最後一句“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說: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光亮,彎彎的月亮像弓一樣。秋天的江邊夜色降臨,空氣溼潤,草木上都凝結起露珠,“露似珍珠”,寫出秋葉特點。九月初三,月亮剛出現,還是月牙兒,彎彎的,所以說像一張弓。“月似弓”,進一步點出月初的秋夜。這句重點寫了秋夜露珠和新月,連用兩個新穎貼切的比喻,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詩人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用這樣新穎巧妙的比喻來精心為大自然敷彩著色,描容繪形,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絕妙的畫卷。由描繪暮江,到讚美月露,這中間似少了一個時間上的銜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無形中把時間連線起來,它上與“暮”接,下與“露”、“月”相連,這就意味著詩人從黃昏時起,一直玩賞到月上露下,蘊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熱愛之情。

  另外,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首詩中的時間問題。《暮江吟》寫了三個不同的“時間”。通過以上分析,《暮江吟》前兩句寫的時間是日落前(一小段時間)或日落時;後兩句主要寫日落後(一小段時間),即黃昏;由後兩句還引伸出夜裡一段時間。這完全符合作者的觀賞順序,即作者先於日落前看到了“殘陽鋪照”,又於日落後看到了“月似弓”,再於夜間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數資料都認為,“月似弓”與“露似珍珠”是作者於夜間同一時刻看到的,前寫天上,後寫地下。其實這是因為缺少天文、氣象常識,忽視了兩種自然現象之間的“時間差”問題。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時,只能是在日落後不久。此時,由於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涼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裡“露似真珠”之時,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

參考資料:

1、張燕瑾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

句解

其一

  “一尺深紅蒙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興。眼見一塊原來是極鮮亮的紅絲綢,卻因蒙上了灰塵,顏色變得暗淡了,舊如“麴塵”,而這“一尺深紅”的絲綢,好像不是一般的婦人之飾,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時用過的方幅紅綢“蓋頭”。這“一尺深紅”,應是女子眼中的不尋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約一尺寬的紅綢作為自己婚姻的象徵,看到紅綢,就引起對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紅綢卻已經蒙上塵土,還有了不少“麴塵”似的黴斑。

  睹物思人,不由感慨萬端。唉,還是俗話說得對,物品天生的都是舊不如新。然而,就愛情而言,則不能“喜新厭舊”,而應是“日久長新”才好,否則情不專而怨恨必生。竇玄妻《古怨歌》雲:“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詩人這裡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襯“人不如故”。看來是丈夫又有了新歡,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這二句運用了比喻,雖然手法委宛,語言卻很直白,就意蘊而論,顯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這二句,仍然運用了比喻,抒發被棄女子的“恨”意。“合歡桃核”,本來那是夫婦好合恩愛的象徵物,舊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擺放棗、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預示喜兆。想當初,女主人公在與丈夫兩情歡娛的時候,她是那樣相信她們用桃核來表示的永遠好合的誓言,現在明白,原來那“合歡桃核”裡面,已經有了另外一個“人”了。“人”是“仁”的諧音,說“合歡桃核”另有“人”,就是說她的丈夫內心裡另有新歡的“人”了。

  所以,這是借鑑了民歌中常用的諧音雙關的手法寫桃核內有“仁”以隱喻合歡之人心中原來別有“人”,富有民間的生活氣息。既然對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舊物不如新”;雖前有“合歡桃核”之約,然“終堪恨”也。這就既巧妙地諷刺了愛情上的喜新厭舊者,又曲折地表達了抒情主人公對所愛者的執著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種難言的幽恨之情。面對負心人,詩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勸戒,言有盡而意無窮,反映了甜蜜愛情生活中的另一個側面。

  這首詞,在藝術方面,採用比興、暗示、諧音雙關的手法,加強了抒情效果。但從詞的整體意境看,仍然是“意傷於太盡”(張戒《歲寒堂詩話》),缺乏餘韻遠致。像“天生舊物不如新”、 “裡許元來別有人”這樣的內心觸悟,也過於直淺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寫她對情郎的眷戀。

  “井底點燈深燭伊”,這“井底點燈”四字,謂在井底點上燈。何以偏在井底點燈呢?原來這井底之燈,必是深處之燭。而“深燭”,隱喻“深囑”。“伊”是人稱代詞,在此代“你”。 “深燭伊”也就是“非常誠懇地囑咐你。”顯然,是作者刻意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敘事。因而使詞意隱晦了。既雲“深囑”,囑咐些什麼呢?即次句“共郎長行莫圍棋”。共,介詞,猶同;跟。 “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與郎相聚。

  而緊跟“長行”二字,又暗示著這是離別的時刻。所以她才對他叮囑再三、情意綿綿。此“長行”與“圍棋”,又作諧音雙關。長行,是一種博戲的名稱。據唐人筆記記載,用擲骰子來博“長行局”,因簡單易行,唐人“頗或耽玩,至有廢慶弔、忘寢休、輟飲食者”(《唐國史補》卷下),是一種低俗的賭博。而“圍棋”,是中國傳統的棋藝,棋理高深,可謂文人雅士的遊戲。可她為什麼“深囑”將要出門的丈夫,讓他記住:我可以與你玩長行,但不同你下圍棋呢?原來,她的這番叮囑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長行”這種博戲的名稱來雙關“長途旅行”,又用“圍棋”來雙關“違誤歸期”。她這是告訴丈夫“遠行一定不要誤了歸期”!在生活中,人們要把某件事情告訴對方,卻又不便於明白說出,往往會用這種諧音雙關的方式來暗示。這裡的“長行”、“圍棋”,也是女主人公將她深隱的心曲,婉轉託出;雖然可見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於其中的隱語,過於隱晦。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後兩句從“長行”引出“骰子”,說那種製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顆顆紅點,有如最為相思的紅豆,而且深入骨中,表達著我對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嗎?這樣一來,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囑“長行莫圍棋”的用意,原來她“共郎長行”,也是有意要用“長行”這種博戲所用的“骰子”來提醒丈夫:當你玩“長行”使用骰子時,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紅點,顆顆都是入骨的紅豆,代表著我對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萬不要違誤了歸期。這一句,非常準確地表現出她對丈夫的惦念,對丈夫的那種難捨難離的強烈的愛!

  “入骨相思”,一語雙關,其中纏綿之意,教人不由魂銷。在章法上,則是對前二句“深囑”早歸“莫違期”的對應。詩中,女子“共郎長行”時“深囑”於前,客子“違期”未歸時又“入骨相思”於後,最後以“知不知”設問寄意的口吻輕輕將全詩兜住,然後再表現出這位多情的閨中人亟盼遊子早歸的焦慮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離別之久、會合之難、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說無人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可謂收得自然,餘味不盡。而讀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內心深處誠摯而火熱的愛情。有女鍾情如此,令人讀來倍覺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個字,乃是全篇的點睛之筆!

  這首詞最精粹之筆,在於後二句以相思子(紅豆)為喻,寄託女子的摯愛深情。全詞采用諧音雙關的手法,雖有助於詞境的深婉含蓄;但由於刻意為之,便又流人“謎而不詩”(王夫之《古詩評選》)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詩寫“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以諷喜新厭舊;寫“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見濃豔的辭藻,又未聞有些許脂粉氣。其設想新奇,別開生面,在許多的愛情詩中,使人頓覺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諧音雙關修辭法,更使詩作獨標一格,別有情致。人們表達愛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朧含蓄(當然不是晦澀費解),而雙關隱語的運用,卻能使人透過字面的意思,通過那些音同或音近的“別字”,去細細品味那雙關語中底層的無盡的意蘊。這些諧音詞的寓意頗深,不可囫圇讀之。它蘊含著詩人人為的特定含義和感情色彩,能使語言在表達上更含蓄、婉轉和饒有風趣。用於表達愛情,則言淺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參考資料:

1、張紅編.溫庭筠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年01月第1版 2、《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627-629頁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