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陳風·東門之池原文賞析

朝代先秦 詩人佚名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詩經 勞動

譯文

譯文
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漚麻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對唱。
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漚紵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話家常。
東門外面護城池,可以用作浸紵塘。美麗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訴衷腸。

註釋
池:護城河。一說水池。
漚(òu):長時間用水浸泡。紡麻之前先用水將其泡軟,才能剝下麻皮,用以織麻布。
淑:善,美。一作“叔”,指排行第三。姬:周之姓。一說是古代對婦女的美稱。
晤(wù)歌:用歌聲互相唱和,即對歌。
紵(zhù):同“苧”,苧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含纖維質,可做繩,可織布。
晤語:對話。
菅(jiān):菅草。蘆荻一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莖浸漬剝取後可以編草鞋。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註.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71-273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68-270

詩人佚名
    暫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