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白

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
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
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
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
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

山水 寫人 組詩

譯文

譯文
老婆去尋李林甫的女兒——道士李騰空,應該去她在廬山上的茅廬。
她正在用水舂提煉雲母以煉丹藥,茅廬傍邊一定還種有石楠花。
你如果喜愛她的幽靜居處,就不妨住下,與她一道修煉。

賢妻是宰相的後代,也喜歡學道修煉神仙術。
潔白的纖手掬弄青靄,繡花的衣裳飄曳紫煙。
你一到廬山屏風疊,就可以手搖白玉鞭和騰空道長一起乘鶴飛天了。

註釋
⑴內:指妻子。
⑵著玉鞭:一作“不著鞭”。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李白曾陪同妻內,為尋找廬山女道士李騰空曾翻重山,越峻嶺,一路上遠邇幽寂,興之所至,隨感而發,寫下了這《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鑑賞

  李白從世俗的喧嚷中走出,來到山碧林翠的廬山屏風疊。“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就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將行程添上幾番神祕,幾番秀氣。詩人情感由豪放變成和緩,表現出“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的從自然而來,返歸自然的藝術心態。所以他毫不晦隱地寫道:“若戀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李騰空是唐相李林甫之女,她才智超人,又極有姿色。然而她不慕榮華富貴,卻痴心學道,自京都長安來廬山隱居,過著清苦的生活,說明唐代朝野崇尚道家風氣之濃。“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寥寥數筆點化出一位心地純白、無濁穢之氣的相門女子具備的不為世俗情慾所淪喪的本性和清靜的道士形象。一個人如果對世欲榮利無所追求,其歸宿最好就是“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李白的妻子也是相門之後,因此也有人認為第二首“多君相門女”指的是李白的妻子。李白夫妻與李騰空一樣,所企慕的就是“青鶯子千歲,而千歲化桃子”(關尹子《釜》)的與世無爭,長生不老的仙界生活,並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人間世》)定為自己的處世態度。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李白曾陪同妻內,為尋找廬山女道士李騰空曾翻重山,越峻嶺,一路上遠邇幽寂,興之所至,隨感而發,寫下了這《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鑑賞

  李白從世俗的喧嚷中走出,來到山碧林翠的廬山屏風疊。“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就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將行程添上幾番神祕,幾番秀氣。詩人情感由豪放變成和緩,表現出“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的從自然而來,返歸自然的藝術心態。所以他毫不晦隱地寫道:“若戀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李騰空是唐相李林甫之女,她才智超人,又極有姿色。然而她不慕榮華富貴,卻痴心學道,自京都長安來廬山隱居,過著清苦的生活,說明唐代朝野崇尚道家風氣之濃。“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寥寥數筆點化出一位心地純白、無濁穢之氣的相門女子具備的不為世俗情慾所淪喪的本性和清靜的道士形象。一個人如果對世欲榮利無所追求,其歸宿最好就是“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李白的妻子也是相門之後,因此也有人認為第二首“多君相門女”指的是李白的妻子。李白夫妻與李騰空一樣,所企慕的就是“青鶯子千歲,而千歲化桃子”(關尹子《釜》)的與世無爭,長生不老的仙界生活,並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莊子《人間世》)定為自己的處世態度。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