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峽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景點 行路 山水 抒情

譯文

譯文
巴水穿過巫山,巫山夾著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盡頭,而青天依然夾在上面。
三個早晨行在黃牛峽,三個晚上還在黃牛峽打轉。
這樣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黃牛峽。怎能不使人愁得兩鬢斑斑?

註釋
三峽:指長江之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巫山:在今重慶巫山縣南,山勢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巴水:指長江三峽的流水。重慶東面長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傳說巴子國由此得名。古渝、涪、忠、萬等州均屬巴國地,故此段長江常稱巴水。
黃牛:指黃牛山,又稱黃牛峽,在今湖北宜昌西北。《水經注·江水》:“江水又東,徑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紆迴,雖途徑信宿,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言水路紆深,回望如一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0-811 . 2、 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261-263 .

鑑賞

  此詩表現了當時詩人逆境難熬,情緒鬱悶狀況。前四句,詩人運用大膽誇張的手法,極力描繪了巫山高入雲天、巴水急流滾滾的壯麗景色。“巫山夾青天”,“夾”字用得極其到位,既寫出了巫山險峻,遮天蔽日的形勢,也包含著詩人喟嘆青天的形象。“巴水流若茲”,含有無奈之意。三、四兩句,並非說巴水可以行到盡頭,而是寫出了巴水紆曲,舟行遲遲的情景。“巴水忽可盡”,著一“忽”字,山回水轉,盡在眼前;“青天無到時”,既寫實又在寫情。這兩句詩由對客觀景物的描寫逐漸過渡到詩人的主觀抒情,即由景入情,融情於景,達到情景交融。

  詩的後半部分對三、四兩句詩意作了進一步闡發。“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明寫逆水行船艱難,船行緩慢,實際表達的是詩人的感受和心態。五、六兩句既用互文筆法寫朝暮趕路,又暗含時間的承續:早起趕路到晚上也沒能走多遠。“不覺鬢成絲”,寫出詩人因船行緩慢而愁白了頭,包含著時光難度,逆境難熬的感受。末兩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寫景象,又在抒發感情,從中可體味出詩人悲愁憤懣的心境。詩中連續重複“三朝三暮”,極有船工號子的感覺。古時有歌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最後四句是從這首民間歌謠脫胎而來的。但古歌謠指提到舟行的緩慢,而李白的詩除了說“三暮行太遲”外,還有“不覺鬢成絲”,旅途艱辛和心情憂鬱使詩人在不知不覺中鬢髮都愁白了。這就把客觀敘事和主觀抒情巧妙地結合了起來,含蓄委婉地映襯出詩人當時愁苦的心情。

  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李白詩裡《上三峽》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早發白帝城》),後者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乘舟東返時寫下的名篇。《上三峽》寫於詩人流放途中,詩中描寫巫山險峻,巴水紆曲,舟行遲遲,愁令發白。流放者唯覺逆境難熬,心情憤懣,壯麗風光為之減色。《下江陵》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乘舟東返時寫下的,城高入雲,晨光初燦,氣象開朗,舟行輕快。“一日千里”是詩人心態輕鬆的主觀感受,喜悅心情渲染得淋漓盡致。同一位詩人,同一處景緻,卻氣象迥異,正是“融情入景”的鮮明寫照。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261-263 .

創作背景

  此詩是李白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徑三峽時創作的。當時李白59歲。他58歲時從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著便進入三峽。三峽是長江最為險峻、最難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經告別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獨,情緒更壞。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261-263 .

鑑賞

  此詩表現了當時詩人逆境難熬,情緒鬱悶狀況。前四句,詩人運用大膽誇張的手法,極力描繪了巫山高入雲天、巴水急流滾滾的壯麗景色。“巫山夾青天”,“夾”字用得極其到位,既寫出了巫山險峻,遮天蔽日的形勢,也包含著詩人喟嘆青天的形象。“巴水流若茲”,含有無奈之意。三、四兩句,並非說巴水可以行到盡頭,而是寫出了巴水紆曲,舟行遲遲的情景。“巴水忽可盡”,著一“忽”字,山回水轉,盡在眼前;“青天無到時”,既寫實又在寫情。這兩句詩由對客觀景物的描寫逐漸過渡到詩人的主觀抒情,即由景入情,融情於景,達到情景交融。

  詩的後半部分對三、四兩句詩意作了進一步闡發。“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明寫逆水行船艱難,船行緩慢,實際表達的是詩人的感受和心態。五、六兩句既用互文筆法寫朝暮趕路,又暗含時間的承續:早起趕路到晚上也沒能走多遠。“不覺鬢成絲”,寫出詩人因船行緩慢而愁白了頭,包含著時光難度,逆境難熬的感受。末兩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寫景象,又在抒發感情,從中可體味出詩人悲愁憤懣的心境。詩中連續重複“三朝三暮”,極有船工號子的感覺。古時有歌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最後四句是從這首民間歌謠脫胎而來的。但古歌謠指提到舟行的緩慢,而李白的詩除了說“三暮行太遲”外,還有“不覺鬢成絲”,旅途艱辛和心情憂鬱使詩人在不知不覺中鬢髮都愁白了。這就把客觀敘事和主觀抒情巧妙地結合了起來,含蓄委婉地映襯出詩人當時愁苦的心情。

  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李白詩裡《上三峽》相映成趣的是《下江陵》(《早發白帝城》),後者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乘舟東返時寫下的名篇。《上三峽》寫於詩人流放途中,詩中描寫巫山險峻,巴水紆曲,舟行遲遲,愁令發白。流放者唯覺逆境難熬,心情憤懣,壯麗風光為之減色。《下江陵》是詩人流放途中忽聞赦書,旋即乘舟東返時寫下的,城高入雲,晨光初燦,氣象開朗,舟行輕快。“一日千里”是詩人心態輕鬆的主觀感受,喜悅心情渲染得淋漓盡致。同一位詩人,同一處景緻,卻氣象迥異,正是“融情入景”的鮮明寫照。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261-263 .

創作背景

  此詩是李白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徑三峽時創作的。當時李白59歲。他58歲時從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著便進入三峽。三峽是長江最為險峻、最難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經告別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獨,情緒更壞。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261-263 .

詩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