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構亭臺,示諸弟侄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平臺高數尺,臺上結茅茨。東西疏二牖,南北開兩扉。
蘆簾前後卷,竹簟當中施。清泠白石枕,疏涼黃葛衣。
開襟向風坐,夏日如秋時。嘯傲頗有趣,窺臨不知疲。
東窗對華山,三峰碧參差。南簷當渭水,臥見雲帆飛。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飢渴,何必慕甘肥。
況有好群從,旦夕相追隨。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