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張籍古樂府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張君何為者,業文三十春。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
為詩意如何,六義互鋪陳。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
讀君學仙詩,可諷放佚君。讀君董公詩,可誨貪暴臣。
讀君商女詩,可感悍婦仁。讀君勤齊詩,可勸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濟萬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始從青衿歲,迨此白髮新。日夜秉筆吟,心苦力亦勤。
時無采詩官,委棄如泥塵。恐君百歲後,滅沒人不聞。
願藏中祕書,百代不湮淪。願播內樂府,時得聞至尊。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讀君詩,亦知君為人。
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賤貧。病眼街西住,無人行到門。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