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行何遲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前月發京口,今辰次淮涯。二旬四百里,自問行何遲。
還鄉無他計,罷郡有餘資。進不慕富貴,退未憂寒飢。
以此易過日,騰騰何所為。逢山輒倚棹,遇寺多題詩。
酒醒夜深後,睡足日高時。眼底一無事,心中百不知。
想到京國日,懶放亦如斯。何必冒風水,促促赴程歸。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