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俸初罷,親故見憂,以詩諭之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白居易

七年為少傅,品高俸不薄。乘軒已多慚,況是一病鶴。
又及懸車歲,筋力轉衰弱。豈以貧是憂,尚為名所縛。
今春始病免,纓組初擺落。蜩甲有何知,雲心無所著。
囷中殘舊谷,可備歲飢惡。園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
不求安師卜,不問陳生藥。但對丘中琴,時開池上酌。
信風舟不繫,掉尾魚方樂。親友不我知,而憂我寂寞。

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