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辛棄疾

誰向椒盤簪綵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訊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春節 憂國 壯志難酬

譯文

譯文
新的一年來臨,正當美好年華的整整等人,爭著從椒盤中取出春幡插上兩鬢,春風吹拂著她們頭上的幡勝,十分好看。我不是不喜歡春天,而是那種生活早已成為的遙遠回憶,往日為了花期而常把春天雖怨恨。
今年春未到時我就開始探詢花期,但花期短暫,開晚了讓人等得不耐煩,開早了又讓人擔心它很快凋謝。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應可定,可是開春之後風風雨雨尚難預料,誰知這一年的花開能否如人意?

註釋
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戊申: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元日:正月初一。
椒盤:盛有椒的盤子。綵勝:即旛勝。
整整:人名,是辛棄疾所寵愛的一位吹笛婢,詞中以之代表他家中的年輕人。韶華:青春年華。
借問:詢問(花期)。
花期:花開的日期。暗指作者時時盼望的南宋朝廷改變偏安政策,決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無憑準:靠不住。

參考資料:

1、辛棄疾.稼軒詞編年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38 2、朱德才.辛棄疾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99-100 3、王廷梯.辛棄疾卷.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94 4、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551-1553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初一,也是立春之日。辛家的少男少女們歡樂異常,喜度春節。但辛棄疾雖罷職閒退,卻須臾不忘國事,為收復失地、祖國統一大業憂心如焚,因而此詞寫了他當時的一種感受。  

參考資料:


賞析

  這首詞作於公元1188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正月初一這一天,剛好是立春。自然界的節候推移,觸發了他滿腔的憂國之情。這一年辛棄疾已四十九歲,屈指一算,他渡江歸宋已經整整二十七個年頭了。二十七年來,辛棄疾無時不盼望恢復大業成功,可是無情的現實卻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於是,他在春節的宴席上揮毫寫下這首小詞,借春天花期沒定準的自然現象,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國事與人生的憂慮。這也是辛詞善於以比興之體寄託政治感慨的一個特點。

  這首詞的開篇通過節日裡眾人熱鬧而自己索然無味的對比描寫,表達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感傷情懷。“誰向椒盤簪綵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說的是當時民間春節風俗。正當美好年華的整整等人,爭著從椒盤中取出春幡,插上兩鬢,春風吹拂著她們頭上的幡勝,十分好看。

  這裡通過描寫節日裡不知憂愁為何物的年輕人們的歡樂,來反襯自己“憂愁風雨”的老年懷抱。接下來兩句:“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筆鋒一轉,說明自己並非不喜歡春天,不熱愛生活,而是痛感無憂無慮的生活對於自己早已成為“往日”的遙遠回憶。並且,其不愛春天熱鬧的原因還有更深的意義。

  在過去的歲月裡,作者歲歲苦盼春來花開,可年復一年,春天雖來了,“花”的開落卻無憑準,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沒有春天一來就高興的舊態了。顯然這裡一個“恨”字,已不是簡單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接下來,作者從一個“恨”字出發,著重寫了自己對“花期”的擔憂和不信任。字裡行間,充滿了怨恨之情。這種恨,是愛極盼極所生之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訊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作者急切盼望春來,盼望“花”開,還在隆冬就探詢“花期”;但花期總是短暫的,開晚了讓人等得不耐煩,開早了又讓人擔心它很快凋謝;這一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從他平時言行讀者不難了解,可是開春之後風風雨雨尚難預料,誰知這一年的花開能否如人意?

  作者在這裡寫的雖是自然界的變化,實際上是在曲折地表達了對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懷疑、又擔憂,最終還是熱切盼望的矛盾複雜心情。作者之所以會有如此纏綿反覆、堅凝執著的心理呢?就是因為他心中有抗金復國這一項大事業!所謂“花期”,即是作者時時盼望的南宋朝廷改變偏安政策,決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在正月初一這樣的節日,人們忙著慶賀這個雙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輕人,更是天真爛漫,興高采烈,歡呼新春的到來。但是,這樣的節日場景,對於長期削職閒居,壯志難酬的辛棄疾來說,無疑是別有一番滋味,眼看著這一派歌舞昇平的氣象,卻怎麼也樂不起來。

  就在他寫此詞前兩個月,太上皇趙構死了,這對於恢復大業也許是一個轉機。如果宋孝宗此後善作決斷,改變偏安路線,則抗金的“春天”必將到來。可是銳氣已衰的孝宗此時已無心於事業,趙構剛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趙惇“參決國事”,準備效法他老子傳位於太子,自己當太上皇享清福了。

  由此看來,“花期”仍無定準,“風雨”也難預料。上饒離臨安不遠,作者想必已聽到這一訊息。而他在詞中所感嘆的“花期”無定、“風雨”難料,也是由此而發。通篇此詞,作者比興結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達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個人遭遇的愁苦複雜的心情。

  當時,辛棄疾被劾離官閒居已五年餘。是年奏邸忽騰報辛因病掛冠,此遲到的風雨具見京城大老們的荒唐和對稼軒的忌恨。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1-1552頁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初一,也是立春之日。辛家的少男少女們歡樂異常,喜度春節。但辛棄疾雖罷職閒退,卻須臾不忘國事,為收復失地、祖國統一大業憂心如焚,因而此詞寫了他當時的一種感受。  

參考資料:


賞析

  這首詞作於公元1188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正月初一這一天,剛好是立春。自然界的節候推移,觸發了他滿腔的憂國之情。這一年辛棄疾已四十九歲,屈指一算,他渡江歸宋已經整整二十七個年頭了。二十七年來,辛棄疾無時不盼望恢復大業成功,可是無情的現實卻使他一次又次地失望了。於是,他在春節的宴席上揮毫寫下這首小詞,借春天花期沒定準的自然現象,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國事與人生的憂慮。這也是辛詞善於以比興之體寄託政治感慨的一個特點。

  這首詞的開篇通過節日裡眾人熱鬧而自己索然無味的對比描寫,表達了自己與眾不同的感傷情懷。“誰向椒盤簪綵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說的是當時民間春節風俗。正當美好年華的整整等人,爭著從椒盤中取出春幡,插上兩鬢,春風吹拂著她們頭上的幡勝,十分好看。

  這裡通過描寫節日裡不知憂愁為何物的年輕人們的歡樂,來反襯自己“憂愁風雨”的老年懷抱。接下來兩句:“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筆鋒一轉,說明自己並非不喜歡春天,不熱愛生活,而是痛感無憂無慮的生活對於自己早已成為“往日”的遙遠回憶。並且,其不愛春天熱鬧的原因還有更深的意義。

  在過去的歲月裡,作者歲歲苦盼春來花開,可年復一年,春天雖來了,“花”的開落卻無憑準,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沒有春天一來就高興的舊態了。顯然這裡一個“恨”字,已不是簡單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接下來,作者從一個“恨”字出發,著重寫了自己對“花期”的擔憂和不信任。字裡行間,充滿了怨恨之情。這種恨,是愛極盼極所生之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訊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作者急切盼望春來,盼望“花”開,還在隆冬就探詢“花期”;但花期總是短暫的,開晚了讓人等得不耐煩,開早了又讓人擔心它很快凋謝;這一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從他平時言行讀者不難了解,可是開春之後風風雨雨尚難預料,誰知這一年的花開能否如人意?

  作者在這裡寫的雖是自然界的變化,實際上是在曲折地表達了對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懷疑、又擔憂,最終還是熱切盼望的矛盾複雜心情。作者之所以會有如此纏綿反覆、堅凝執著的心理呢?就是因為他心中有抗金復國這一項大事業!所謂“花期”,即是作者時時盼望的南宋朝廷改變偏安政策,決定北伐中原的日期。

  在正月初一這樣的節日,人們忙著慶賀這個雙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輕人,更是天真爛漫,興高采烈,歡呼新春的到來。但是,這樣的節日場景,對於長期削職閒居,壯志難酬的辛棄疾來說,無疑是別有一番滋味,眼看著這一派歌舞昇平的氣象,卻怎麼也樂不起來。

  就在他寫此詞前兩個月,太上皇趙構死了,這對於恢復大業也許是一個轉機。如果宋孝宗此後善作決斷,改變偏安路線,則抗金的“春天”必將到來。可是銳氣已衰的孝宗此時已無心於事業,趙構剛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趙惇“參決國事”,準備效法他老子傳位於太子,自己當太上皇享清福了。

  由此看來,“花期”仍無定準,“風雨”也難預料。上饒離臨安不遠,作者想必已聽到這一訊息。而他在詞中所感嘆的“花期”無定、“風雨”難料,也是由此而發。通篇此詞,作者比興結合,含而不露,十分自然地表達了他政治上的感受和個人遭遇的愁苦複雜的心情。

  當時,辛棄疾被劾離官閒居已五年餘。是年奏邸忽騰報辛因病掛冠,此遲到的風雨具見京城大老們的荒唐和對稼軒的忌恨。

參考資料:

1、《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1-1552頁

詩人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