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十二原文賞析

朝代魏晉 詩人陶淵明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餘所之。

仕途 志向 隱居

譯文

譯文
張摯一度入仕途,壯烈氣節不入俗。
決意閉門與世絕,終身隱遁不再出。
楊倫歸去大澤中,高尚節操在此處。
既一為官便當止,隱去何需再猶豫?
罷了尚有何話說!世俗欺我已很久。
擺脫世上荒謬論,請隨我歸去隱居。

註釋
長公:張摯,字長公,西漢人,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當世,故終身不仕”(《史記·張釋之列傳》)。壯節:壯烈的氣節。失時:指失去了從政的時機。
杜門:謂閉門不出。杜,堵塞,斷絕。
仲理:指東漢楊倫。高風;高尚的品格、操守。茲:此,這裡。
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辭官歸隱。狐疑:猶豫不決。
去去:這裡有“且罷”、“罷了”的意思。曹植《雜詩·轉蓬離本根》:“去去莫複道,沉憂令人老。”奚道:還有什麼可說的。奚,何。
擺落:擺脫。悠悠談:指世俗妄議是非的悠謬之談。餘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隱居。之,往,到。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