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其六原文賞析

朝代魏晉 詩人陶淵明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寫人 抒情 感慨

譯文

譯文
行為舉止千萬種,誰是誰非無人曉。
是非如果相比較,譭譽皆同壞與好。
夏商周未多此事,賢士不曾隨風倒。
世俗愚者莫驚歎,且隱商山隨四皓。

註釋
行止:行為舉止。端:種,類。
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譭譽:詆譭與稱譽。
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達士:賢達之人。爾:那樣。
咄(duō)咄:驚怪聲。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黃綺:夏黃公與綺裡,代指“商山四皓”。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