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效樂天體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張鎡

去日不可再,來日焉可虛。
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
黃河幾曾清,白髮莫旋烏。
全福貴安然,真樂難強圖。
樸直自許我,才能不如渠。
已盟方寸心,免苦六尺軀。
登臺值明時,擊壤容匹夫。
輕車歷野寺,小船泛晴湖。
金鯽池內觀,白猿洞前呼。
孤山未學林,長堤且懷蘇。
珍實不滿器,醇醪只攜壺。
更帶兩耳鐺,旋煮四腮魚。
意均飽暖適,跡或升沉殊。
達人曠大觀,永珍歸一途。
凡鼎雞變化,佛性狗有無。
快答此話頭,擬議計即疎。

詩人張鎡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洩,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於陸遊。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遊。《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