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逝賦原文賞析

朝代魏晉 詩人陸機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餘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暱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嗟人生之短期,孰長年之能執,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懟瓊蕊之無徵,恨朝霞之難挹。望湯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屢戢。

  悲夫,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野每春其必華,草無朝而遺露。經終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譬日及之在條,恆雖盡而弗悟。雖不悟其可悲,心惆焉而自傷。亮造化之若茲,吾安取夫久長。

  痛靈根之夙隕,怨具爾之多喪。悼堂構之頹瘁,憫城闕之丘荒。親彌懿其已逝,交何戚而不忘。諮餘命之方殆,何視天之芒芒。傷懷悽其多念,戚貌悴而鮮歡。幽情發而成緒,滯思叩而興端,此世之無樂,詠在昔而為言。

  居充堂而衍宇,行連駕而比軒。彌年時其詎幾,夫何往而不殘。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信鬆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苟性命之弗殊,豈同波而異瀾,瞻前軌之既覆,知此路之良艱。啟四體而深悼,懼茲形之將然。毒娛情而寡方,怨感目之多顏,諒多顏之感目,神何適而獲怡。尋平生於響像,覽前物而懷之。

  步寒林以悽惻,玩春翹而有思,觸萬類以生悲,嘆同節而異時,年彌往而念廣,途薄暮而意迮。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樂隤心其如忘,哀緣情而來宅。託末契於後生,餘將老而為客。

  然後弭節安懷,妙思天造,精浮神滄,忽在世表,悟大暮之同寐,何矜晚以怨早。指彼日之方除,豈茲情之足攪。感秋華於衰木,瘁零露於豐草。在殷憂而弗違,夫何云乎識道。將頤天地之大德,遺聖人之洪寶。解心累於末跡,聊優遊以娛老。

詩人陸機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之子,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孫吳滅亡後出仕晉朝司馬氏政權,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雲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陸機還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