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孔水用吳郡盧襄石刻詩韻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顧太清

溪去山樓凡七裡,平坦不煩折屐齒。下有泉源上石堂,萬佛妙相參差倚。

青苔互古不見日,森森濃綠疑無始。龍泉古壁何年失,虎尾春冰豈可履。

夕陰水鳥上漁梁,倒映山容碧灘陊。人生行樂須及時,花外光陰去如矢。

開元殘碑嵌絕壁,幸得廬襄刻詩紀。出山一路又看山,二水合流成漫水。

馬耳東風拂面香,鴛鴦屬玉驚人起。歸塗借問今何時,梨花桃花才結子。

渺渺春波萬古閒,悠悠天地長如此。偕隱何辭挽鹿車,雲水遨遊勝朝市。

詩人顧太清

      顧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嫁為貝勒奕繪的側福晉。她為現代文學界公認為“清代第一女詞人”。晚年以道號“雲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因而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納蘭性德),女中太清春(顧太清)”之語[1]  。

      顧太清不僅才華絕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適中,溫婉賢淑。令奕繪鍾情十分。雖為側福晉一生卻誕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幾位兒子都有很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