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家鄉戲作文範例

國小五年級作文 全文約1543字

崑山是個開放型城市。聽父母說當年五湖四海的年輕人來這裡創家立業,把崑山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培育它,建設它,學習這裡的文化。我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他們的故鄉都在千里之外的地方。

眾所周知,崑山有一個數百年的文化名片——崑曲。但由於父母並不瞭解,所以崑曲,曾經對我來說是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熟悉在於崑曲從明代起便紮根於崑山,在崑山有著濃濃的文化氣息。從前,還未有電視時,崑曲便是崑山老一輩人童年的夢。夜晚,清風中,楊樹、柳樹沙沙作響,不遠處的戲臺上點著燈,演員們正演著崑曲。池塘中蛙聲一片,遠處稻香縷縷。夜空中繁星閃爍,地上孩子歡笑嬉鬧。而陌生,是因為科技發展迅速,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步入千家萬戶,除了家中老一輩人外,鮮少有孩子步入崑曲的世界裡了。

但是,近年來崑山政府提高了對崑曲的重視程度,在各個學校開展了“小昆班”,讓專業的老師教孩子們崑曲,讓孩子們愛上了崑曲,瞭解崑曲的魅力,自發的學習崑曲。我也因此瞭解到了崑曲,愛上了崑曲。

崑曲從民間來,走上了廳堂,走入了畫中,漫漫六百年,幾經沉浮,然而時間並沒有改變崑曲似水的柔情。如今崑曲自畫中走來,邁入了尋常百姓家,依舊亭亭玉立。

為了使崑山市民也感受到崑曲的魅力,亭林公園在節假日有時也會在各處演唱《牡丹亭》。課餘時間父母也經常帶我觀賞,我最喜歡的是第十齣戲《遊園》。每次看前我都興奮不已,早早地到了場。場地座無虛席,密密麻麻地都是人,凳子早就坐滿了。我也只好站著欣賞了。演員們在我焦急的等待下,畫著精緻的妝容,終於出現在臺上。在這齣戲中,杜麗娘在侍女春香的引逗下違背父母、塾師的訓誡,走出深閨,攜春香一起,來到家中後花園。見滿園春色正好,麗娘簪著簪子,兩鬢彆著牡丹花,輕移蓮步,穿著繡著牡丹花的粉衣,搖著扇子,捋著長長的頭髮,比照自身,嬌柔地自訴,“翠生生出落得裙衫兒茜,豔晶晶花簪八寶鎮,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表現出了她對自己擁有美麗容顏的驕傲。身邊,侍女春香著紅衣,也拿著把扇子,俏皮地走動,不住點頭贊同。但是緊接著,杜麗娘又低下頭,哀嘆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嘆自己雖有美麗容顏,但畢竟容顏易老,而自己的佳人還未出現。

聽著那熟悉的曲調,在場的老一輩人似乎想起了曾經的事,聽著聽著,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手也打起了拍子,心中漾開了一圈圈漣漪。而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這句詩。聽著那清亮的樂喉,婉轉的音韻,看著演員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細細品味,我彷彿穿越百年的時空親眼看見了牡丹亭中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之間的愛恨情仇,離別愁怨,我的心情也隨著這跌宕起伏的情節而變化著……演員出來謝幕,這時我才恍然發現這齣戲已經結束,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其實我本來是不喜歡崑曲的,覺得它太慢了,但是聽得久了,就體會到了崑曲的美妙動聽,也愛上了崑曲。現在想來,崑曲娓娓道來的演唱方式使很多人都難以接受,究其原因,是崑曲太慢?還是我們太快呢?其實,崑曲慢是有原因的,首先,曲意需慢方能將情引至深處,否則與現在的流行歌曲何異?其次,崑曲曲詞的文學價值非一般戲曲所比,若像白話一般隨口唱出讀出,其意難解。走進崑曲,恍若泛舟湖上,入目皆是清風曳荷,耳聞皆是蟲歌蛙鳴,沁鼻乃香遠益清,恍若走進了一個奇妙的世界。遠離了機車的轟鳴,解脫了複雜的人際關係,將一顆在塵世的被濁染了的心撈起,任它在一場崑曲的新雨中洗淨。那時的我是活在理想的國度裡,無比自由。至少,這是我對於崑曲的感受。

我愛我的第二故鄉我愛我的家鄉戲,我為它感到了自豪。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