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理解父母作文範例

高二作文 全文約879字

當今,許多孩子是不理解父母的愛的。網際網路時代,被媽媽塞滿的後備箱引來熱議,而“你媽媽喊你穿秋褲”“我爸爸永遠覺得我冷”早已成為許多人的笑料。可仔細一想,這種現象的背後,是否體現著孩子對父母的愛並不理解呢?

究其原因,孩子不理解父母的愛,根本原因是時代的變化。社會環境日新月異,孩子與父母之間總有一條長長的代溝,這條代溝既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又是生活理念的不同。孩子喜歡輕便自由,家長覺得有備無患才是最好,因此才會有穿秋褲、帶土特產的爭議。也正因如此,孩子與父母相處中如果出現了這樣既不因父母教育方式也不因孩子不懂事產生的小衝突,並不是任何一方的過錯。若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需要雙方共同努力。而作為孩子,在代溝面前我們是有主動權的,在“乞求”父母懂懂我們的同時,也應該試著理解父母。

理解父母的愛,是對父母的基本尊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孝字當先,在當今社會亦是如此。當母親四處奔波去找那幾個土雞蛋時,當父親第一次網購買一條秋褲時,這種愛或許笨拙,或許不顧及現實情況,可的的確確是想為孩子做些什麼。愛、關心和實用、價格本就是兩個維度的概念,只提後者而不顧前者,是有失偏頗的。孩子一句抱怨,一句嘲諷,一聲輕描淡寫,就將父母的愛架空,這何談尊敬,又何談孝順呢?

而當今社會,理解父母的愛,更是對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提升。如今,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有無數的問題等待解決,例如孩子想過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父母卻覺得結婚生子勝過一切。而也因為異地、異國等問題,這些雙方的不理解長久的被靜置起來,隨時會爆發。我們不在這裡把全盤責任丟給孩子,但我們也不應本著事事怪父母的態度,因此,孩子也有責任試圖理解父母,平靜的與父母解釋自己的想法,把解決問題當成目標,把矛盾放在最後。

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可見,在知乎等平臺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晒出了滿載土特產的後備箱與行李箱,高聲訴說著自己的感激。在這看似一場笑料的背後,是想給孩子最多的父母,也應有理解父母的愛的孩子。所以,作為孩子的一方,我們是否也該做出改變了呢?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