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生涯作文範例

國小六年級作文 全文約1143字

讀書是一趟沒有終點的旅途,開始了,就無法結束,一個不讀書的人,是靈魂不全的人,讀書早已成為了我靈魂深處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記得最早的時候,我讀幼兒園中班,那時認識的字不多,還不能支撐我看完整本書,於是便由媽媽讀給我聽,那本書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是一本製作精美的《逃家小兔》,講的是有一隻小兔子想要離開家,他說他要變成魚,變成山。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魚,我就變成釣魚人;如果你變成山,我就變成攀巖人。他們兩個說了好久好久,最後,小兔說:“我要變成一個小男孩,跑回家!”兔媽媽說:“那我變回媽媽,緊緊地抱住你。”故事的結尾,小兔躺在媽媽懷裡,吃著胡蘿蔔,烤著火,以一個溫暖的結尾收場。這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告訴了當時年幼的我,媽媽溫暖的愛是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的。

再大一點,到了小學二三年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倫·凱勒的勵志性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非常敬佩的是,她從小被病魔奪去了聽覺和視覺,同時,也幾乎被奪去了說話的能力。你能想象一個聽不見的人學習說話有多麼困難嗎?她如果可以學會說話便已經是奇蹟,更不要提別的學習。

但是,她做到了,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創造了奇蹟之中的奇蹟。

她不但學會了英文,還學會了德語、法語、拉丁語、希臘語。她在全世界演講,用自己的故事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後,當時還是低年級孩子的我,寫下了人生中第一篇讀後感。

因為某些原因,我思考的角度往往要比同齡人深。最近我比較多的是看餘華的兩部代表作《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餘華的作品裡接觸“死亡”的頻率比其他作家更加頻繁。而且這兩部已經是餘華比較成熟的作品了,在餘華早期的作品《第七天》中,據統計非自然死亡的人竟多達二十九個。

如果讓我對這兩部作品作出評價的話,我更喜歡《活著》,《活著》裡面寫出了世態炎涼和權貴高官的玩權弄勢,對比書中人物福貴的悽慘人生,不禁讓人心寒。全書中讓我最心沉的是當福貴的女婿受了重傷被送進醫院時,福貴大叫著:“把他抬出來!”因為他的一雙兒女都死在這家醫院裡,他的兒子死在別人生孩子,他的女兒死在自己生孩子。其他人都覺得他老昏了頭,都覺得他瘋了,想把他也送進醫院。最後,福貴的女婿也死在了醫院裡。最後,福貴的兒子、女兒、女婿全都死在了同一家醫院裡,只留下他和一個小外孫相依為命,故事的最後,那個小外孫苦根也因為餓了太久大吃了一頓豆子而被撐死,這世上只留了福貴孤苦伶仃的一個人。福貴從屠刀下救下了一頭老得幹不動活的老牛,把它買了下來,每天放著牛,度日子。

每本書,每個不一樣的故事,背後都不一樣。讀書就是一趟沒有終點的旅行,讀書,一定會伴隨我一輩子。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