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新篇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1211字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想當初,在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工程。2018年,正好是改革開放40週年,這40年來中國所承受的大風大浪,成就了現在令世界矚目的中國。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國的日子並不好過。但在鄧小平爺爺和其他領導人的努力下,他們所做的一系列改革使人們過上了好日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經濟特區的建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制定,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等等讓人們脫貧致富。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民的努力,國家的各個方面也在不斷進步著:C919客機的試飛;中國宇航員成為首次登上月球背面的人;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嫦娥等航天飛船及航天器的成功發射。這些令人敬佩不已的巨大成就,都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

改革開放以後,城市經濟在不斷髮展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變化。每當與農民們說到現在的幸福生活時,也免不了回憶起幾十年前生活的艱辛。

奶奶告訴我,我們村裡以前的房子基本上是泥土與木頭建成的,屋頂上鋪的都是薄薄的瓦片。一到颳風下雨時,屋頂會漏水,要用盆、桶來接雨水。不禁讓人想到當年杜甫的感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現在農村的房子,大都是漂亮的兩層小洋樓,大多采用水泥鋼筋混泥土建造,房子的樣式美觀結構牢固。真正實現了杜甫的夢想。放眼望去,小洋樓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賞心悅目。

說到這裡,奶奶拉開抽屜,開啟抽屜裡一個鏽跡斑斑的鐵盒子,拿出一疊小紙幣。她告訴我這些是糧票、郵票、布票等。說是在以前買糧食、油、布等都要用到這些,而且每人只有很少的供應。如果沒有它們就什麼都買不成,我想:那該有多不方便啊!而隨著改革開放,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現在根本就不要這些了。各種商店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讓顧客眼花繚亂。農村居民的消費早已從追求數量滿足轉入了追求質量的階段了。

現在,我們在出行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變化。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以前村裡的路,都是泥土路,不僅窄還坑坑窪窪,車開不進。一到下雨天,路面便泥濘不堪。晴天,灰塵飛揚,霧濛濛的一片,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更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援城鄉道路建設,一條條瀝青大路穿梭在城鄉之間。經濟發展了,人們生活富裕了。家家戶戶摩托車、電瓶車都是必備的,就連從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汽車也進入尋常百姓家了。

我不禁感慨:這巨大的轉變,到底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心血?飽含了多少炎黃子孫的期盼?

讀完《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新篇》,我備受啟發。我體會到了改革開放以來廣大人民勇敢追求有質量的生活,體會到現在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同學們,我們是新時代的主人,作為學生的我們,讀書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讓我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總攬全域性,運籌帷幄,勵精圖治,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吧!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