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丟失的孝心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813字

孝心,本不該丟失。

那年,我六週歲。那個時候的我,還是個孩子。每次吃完飯我都會跟媽媽一起洗碗,儘管我的小手還不足以握住一整個碗。記得那時我先在碗裡放些水,用手在碗裡轉兩圈,就像大人那樣。每次這個時候媽媽總是會彎下腰,笑著用手刮一下我的鼻頭,說:“我女兒真孝順。”

那時候的孝,更多的是懵懂。

那年,我十週歲。六年級,又恰逢上了私立學校,作業開始多了起來。每次回家,更多的時候是在與作業為伴。每每吃完飯,媽媽總會說:“這次就讓我洗碗吧,你去休息吧。”

那時候的孝,總覺得是那樣力不從心。

那年,我十三週歲。初二的我,每次回家跟媽媽說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媽,我手機呢?”每次吃飯,也總是在媽媽叫我好幾次,我實在不耐煩了,才會走上餐桌,一併帶著手機。媽媽跟我說話,我也總是嗯啊的回答,或者說,是敷衍。後來為了避免媽媽的嘮叨,我開始戴上耳機。媽媽見狀也不怎麼跟我說話了,只不過還是會把我愛吃的菜夾到我碗裡。吃完飯,我徑直走進臥室。洗碗這回事,早與我無關。

那時候的孝,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這年,我十五週歲。那次吃完飯,媽媽習慣性地開始收拾碗筷。看到這一幕,我突然意識到,我好像很長時間沒幫媽媽洗碗了。我放下手機,走到媽媽身旁,說:“媽,讓我來吧。”我隱約看到她眼裡閃過一絲驚訝,而後便是長久的欣慰。

這時的孝,應該才是真正懂事後發自內心的孝。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竟丟掉了那本該有的孝心。自古世間萬事,忠孝難兩全。在這兩者間,又有多少人選擇了忠-忠於作業,忠於工作,忠於網路,忠於……可是,你們的孝呢?百善孝為先,老祖宗的話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或許不少人也很在意“孝”,可是,又有多少人只是把“孝”停留在了口頭上?

孝心,本不該丟失;行動,更不該丟失。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