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風俗作文範例

國小三年級作文 全文約709字

【篇一:清明之樂】

沈語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認為清明是一個很悲傷的,寄託哀思的節日,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清明更多的是歡樂。

清明節是因為這時春和景明,景物清潔而明淨,因此才有了它的名稱—“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很多,如踏青放風箏,吃清明糰子,當然,我最愛吃的是清明糰子,不過要吃也得先做出美食來。做清明糰子就像包包子一樣,翡翠一樣的皮裹在餡的外邊。搓得圓圓的一個清明糰子就做好了,最後把清明糰子放入蒸鍋十幾分鍾後便清香四溢,再一嘗更是美味。

其次就是踏青,出門便可聞到一股被雨水沖刷過淡淡的青草香味,一路踏著春天的美景,路旁的小樹,剛剛抽出短短的嫩芽兒。天朗氣清,路邊的各色鮮花更是絢麗繽紛,就像春天的調色盤一般。

清明的習俗有很多,我們把清明的習俗傳承下來的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春天快樂,不負春光,享受其中!

【篇二:清明的風箏】

常芷萱

當小草探出了它的小腦袋,當冰雪融化、萬物復甦,當桃花露出了粉紅的笑臉時,正是清明時節。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我來到草地上放風箏。我一手緊握線軸,另一隻手把風箏高舉過頭頂。我心裡默唸“三、二、一!”在風來之時,飛奔起來。然後我輕輕鬆開了手,風箏像一個調皮的孩子,又像一個喝醉酒的漢子,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好不容易讓風箏飛上了天,正在高興之時,風箏卻直直地栽了下去,掉在了地上。我急忙撿起風箏,做了調整。這一次,風箏終於飛上了天空!

與此同時,其他風箏也陸續飛上了天。瞧!那邊的“老鷹”在天上自由翱翔,這邊的“金魚”則把天空視為水下天地,還有“蜈蚣”、“蝴蝶”“燕子”等等,各種各樣,美極了!

風箏帶來了春天的訊息和快樂,我愛風箏!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