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了的年味作文範例

敘事作文 全文約766字

從大年初一開始,我就發現這個春節註定不同了。

早上,當我抵達親戚家後,幾個和我同齡的親戚也陸陸續續地到來了,隨後我們幾人便在一個房間內默默地打著電子遊戲,沒搭上幾句話,即使是有人發紅包也無動於衷,嘴上說些客套話,眼睛卻根本沒有離開iPad。吃飯時,也不過狼吞虎嚥,吃個半飽便又往房間內跑去。

離開時,我回頭,卻發現只有老一輩的在聊天,其餘的都捧著手機,低頭看著。出去拜年三次,卻次次如此。

至於不去拜年時,我一個人在陽臺上默默地補作業,媽媽則在客廳裡看電視劇。除了吃飯時,兩人也沒怎麼交談。

不得不想到一個問題:春節的年味,為何變淡了?

我先是想到了電子產品的問題—沒有人說話,是因為都在低頭看手機;我們急著吃完飯,是因為要去打遊戲;媽媽一言不發,是因為在看電視……事實彷彿就是如此,這麼簡單清晰:都是電子產品惹的禍。

仔細想想,卻又不只是如此。電子產品讓人愛不釋手是事實,但問題是,根源在於人,而非電子產品,就像你不能光憑一個人用菜刀砍死了另一個人就判斷出菜刀是有問題的。實際上,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比起有血有肉的人,有些人竟然更喜歡電子產品!

有的人說,現在可以直接用網上聊天來代替拜年的長途跋涉,但我對此不敢苟同。春節最終可能只是親戚間的拜訪,但隨著時間流逝,它早已成為了一種形式,進而進化為了節日,最後演化成一種不可動搖的傳統。傳統是和信仰同級的,因此改變拜年方式就像讓一個道士去寺廟,理由是更近一般荒謬,這無疑會大大使年味變淡。

但年味淡了,為何我們漠不關心,還是自顧自地看著手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想起從前在新聞上看到的,許多外國人都對中國的文化很感興趣,但現在的中國年輕人卻不在乎“國粹”、“非遺”,大有“崇洋媚外”的勢頭。有些人愛說“勿忘國恥”,但這難道不亦是一種國恥?(公眾號:我們555666)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