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上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1301字

溫度漸漸降低,路的兩旁不知何時出現了雪和霜。地勢漸漸變高,隧道和山的出現變得越來越頻繁。從珠三角的堆積平原到長江中下游的“魚米之鄉”再到淮河流域。不知不覺的已經進入了大別山山區。

這裡的山不像五嶽的高聳入雲,卻綿延千里。一個山脈連著鄂豫皖三省,離武漢又近,在民國時期最重要的道路京漢鐵路上。這裡絕佳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成為了從古至今百家必爭之地,所以大別山對於軍隊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我與父母就決定登上大別山,雪還沒有化完,一路上稍不留神就踩到了泥巴。雖說山上溫度很低,但樹林裡還是綠樹成蔭的。登到半山腰往下看,感覺自己彷彿到了仙境:雲霧繚繞,遠遠的山坡上還披著些雪白色的外衣。一個山連著另一個山,就像林海一樣,永遠望不到頭。登上一個山頭後,就會發現還有一個山比這更高。當我們到達這塊區域最高的山時,放眼望去,全是山。在這裡打仗,不跟老百姓打好關係,他給你隨便帶到哪裡,你連這裡是哪都不知道。在其他國家,許多暴君都能統一全國,但在中國這是顯然不行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也是為什麼共產黨能勝利。四次反“圍剿”的勝利都與地勢的優勢有密切的關係。就像共產黨內部的一條規矩一樣“地勢不利不打”。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共產黨能勝利,國民黨寧願死去10萬人,也要奪回10平方公里。

看著遠方,忽然想起了近百年前發生在這裡的一幕幕。從1919年的五四青年運動,大別山上的革命就轟轟烈烈的開始了,進步青年開始舉行遊行。人們不再讀那些四書五經,而是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書籍。隨著共產黨的建立與壯大,加上京漢鐵路工人的罷工。共產主義走進了雄偉的大別山山區,人民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軍隊。隨著孫中山的死亡與蔣介石與

汪精衛的反革命事變,在1927年人民革命失敗。在1930年,大別山山區內成立了紅一軍,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從1927年一直到1931甚至到1937年都是一邊跟外面打,一邊內鬥。

雖說歷史的程序是坎坷的,但是這十年的內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打仗,就會死人,這就是自毀長城。雖然紅軍在接下來的四次反“圍剿”都勝利了,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在削弱國民黨與抗日隊伍呢?共產黨是被迫,但國民黨何嘗不是想排除異己。排除異己,意味著削弱。要不是1939年到1940年的大清洗,蘇聯軍隊會一潰千里嗎?顯然不會。後來,中國正式宣佈與日本進行戰爭。日軍通過轟炸妄想奪取大別山,但都失敗了。你轟炸大城市,都成功了。這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並不是日本的戰略錯誤,而是我們本來就具有的優勢。在抗戰中,雖說國民黨一直想著反共,但還是一直在抗戰。這也就是國共第二次合作,也是最後一次。

“一山不容二虎。”隨著抗戰的勝利,國共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雖然馬歇爾試圖調停,但失敗了。在國共內戰的前期,共產黨一直處於劣勢,十分被動。在1947年,中央命令劉鄧開進大別山,雖然一路上把重兵器都丟棄了,但還是為陝北分擔了壓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說戰鬥力大不如以前,但還是儲存了有生力量,與敵人打運動戰。

大別山,讓我認識了中國近代那段坎坷的歷史。在和平年代,它阻礙內部經濟發展。但在存亡危急之時,它是整個民族的救命稻草。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