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習俗作文範例

國小六年級作文 全文約756字

我的家鄉在山西,在這裡有許許多多的風俗習慣,十分有趣。

就拿端午節來說吧,在這一天裡,人們會吃粽子,喝雄黃酒,戴花繩。而這些習俗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時候一次戴花繩的有趣經歷了。

那是在我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端午節,媽媽從街上買回許多五顏六色的花繩。花繩,又叫五彩絲,也叫五色絲,是由五種顏色的細繩編成的,很漂亮。媽媽在我的手腕與腳腕上戴上花繩。許久後,我心生疑問,便對媽媽說:“媽媽,在端午節這天為什麼要帶這種花繩呢?”媽媽對我說:“古時候,這種繩子是由五種顏色的細繩編成的,並不像現在這麼多顏色。而這五種顏色也代表著五行,據說可以避邪。”那時我不懂,又問:“媽媽,邪代表什麼呀?”媽媽又說:“就是不好、不正義的東西,你長大就明白了呀!”“哦,原來是這樣……”

端午節後的一天,下雨了,媽媽便把我的花繩丟在水泊之中了。我又不懂了:“那麼漂亮的花繩為什麼要丟在髒水裡呀!”媽媽說:“順著水流走,代表著煩惱與憂愁都漂走了。”“那我一定會很開心了。”“哈哈……那只是一個說法而已。”“啊?好吧!”

後來我們還吃了粽子,粽子裡放著江米和紅棗,還有花生米。吃的時候放點兒糖,甜絲絲的,可美味了。那種味道令人留戀,讓人懷念。後來我才得知端午節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中華民族風俗源遠流長,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不一樣的,、特殊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把這種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