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757字

我讀了英國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小說以幽默的語言描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用辛辣的諷刺、離奇的想象反映社會現狀與黑暗的制度。

無論是大人國、小人國還是飛島國,那光怪陸離的故事都令我深深著迷。不過我最愛的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去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更別說去懂得他們的含義了。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裡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格列佛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可以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至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們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幾個童話式國家的見聞,摻入了英國的社會現實,作者把嘲諷物件誇張變形到殘酷甚至荒唐的地步。隨著時代的變化,英國現在的政府與社會現狀早就有了很大改觀,也就是說作者原來的寫作意圖現在已經排不上用場,但這與《格列佛遊記》對世界各地造成的深遠影響並不矛盾,新時期讀者們又能從中參悟新的內涵。

作者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競爭、偽善、猜忌、病態、淫慾、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真誠的化身,而人則化成了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即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

看完這本書,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我盼望有朝一日我們的社會也可以成為那樣,沒有汙濁與陰暗面,教育與現實統一,雖然通往成功的路還漫漫無邊,但也請我們一起努力,用心創造想要的生活。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