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作文範例

國三作文 全文約672字

秋風飄飄,葉落花枯,人比黃花瘦。

—題記

一個星期的緊張的生活結束啦。睡了一夜,走出了早上八點多就起床了。帶著希望和期待大門,託著軟綿綿的身軀走向那熟悉又陌生的鄉村瓦片屋。看著那破破舊舊的房子不禁有點心酸,但這就是值得我們去懷念的。東莞這些老建築逐漸的少了,打著什麼科技創新的口號把歷史悠久的文物給拆遷了。這樣做值得嗎?

科技創新與保護歷史文物一定是對立的嗎?我可不這麼認為。

所謂歷史文物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部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總是說要保護中華文化,難道拆遷歷史文物不屬於破壞文化嗎?文物像某些自然資源一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樑一柱,一碑一刻,一磚一石,無不凝聚著先人的智慧,留存著沉澱了千百年的中華歷史文明,價值不可估量。然而由於眾多科技創新的原因,文物大面積遭到破壞,談不上什麼保護管理,政務為了興旺發達,牟取利益,再加上群眾法律觀念淡薄,意識不到保護文物的意義和責任,導致文物拆遷、毀壞現象經常發生,讓人心痛。

有多少讀者作者寫寫出了倡議書,呼叫政府不要拆遷歷史文物,呼叫世界保護文物。但星星之火,不足以燃燒。政府和國家沒有正視這一問題。這樣下去我們的文化之花會一步步走向枯萎。

讓我們共同倡議和保護歷史文化吧。留住文物,就是留住中華文化的血脈,就是對先人和歷史的尊重,就是在歷史和現實之間架起了一座對話和溝通的橋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文物不會再是被遺棄一域的孤客,它會成為推動中國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它會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引領著我們向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前進。文物萬歲,中華文化將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