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500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書的海洋裡,我們可以收穫知識。可是同學們可曾講究讀書的方法呢?

今天,我讀到一篇文章,受益匪淺。這篇文章的大概內容講有一個自以為是很聰明的人,他與朋友們聊天,有一個人說:“梨對牙齒有好處,卻損害脾脹;棗對脾脹有好處,卻損害牙齒。”他聽了後便說:“我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咽不嚼。”大家哈哈大笑說:“吃梨只嚼不咽,可以做到。但吃棗只咽不嚼,做不到吧。”

囫圇吞棗的比喻意思就是讀書不求甚解,不假思考的籠統接受。那我們應該怎麼讀書呢?說到這兒,我想到了一句名言:“讀書要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就是告訴我們,讀書時我們要用心去讀,去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我原來讀書都是走馬觀花,覺得這樣很快,促使我讀課外書時都一目十行,遇到“攔路虎”時,也不戰勝它。這樣,長年累月地下來,到了期末考試,看到那些課外閱讀題,我怔住了,以前看的課外知識全忘了,大腦一片空白。只能靠蒙去做題。

經過那次的教訓,從此以後,我每次看課外書都學會理解,不懂的請教同學。果然,效果截然不同,做題目時很輕鬆,得心應手。

讀書時,我們不能囫圇吞棗,不然吃虧的是你自己。我們應該細嚼慢嚥,仔細斟酌,就可以收穫更多地知識!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