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乃生命之本作文範例

高二作文 全文約863字

禮儀,是一門大學問,是自我的修養,是素質的體現,也是處世的原則。因此,禮儀乃生命之本。

禮儀並不隨時間的變遷,經濟的發展而與我們漸行漸遠。相反,在沒有儒家極力倡導禮儀之說的時代;在很多人都把成功和輝煌都看為人生重中之重的現如今;在一些人為了各自的利益和貪慾而不擇手段,為非作歹,喪盡天良的當下。禮儀顯得尤為重要,更不可拋棄、放棄。中華人民都有了美德,有了禮儀,那中國才能被稱為“禮儀之邦”,華夏民族才更經久不衰,盛名遠揚。只有同時有了禮儀之美和快速發展的經濟的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的強國,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外人士。那麼,何為禮儀?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一同治理天下,君禮賢下士,是為禮儀;諸葛亮謹遵先帝遺言,盡心盡力輔佐劉禪,有涕出《出師表》,請命帶兵不勝不歸,是為禮儀;白求恩處於正義感,離家萬里,對生命的尊重,盡職盡責,對責任的義不容辭,是為禮儀;周恩來帶人真誠,對人民秋毫不犯,盡心於國,盡力於民,是為禮儀……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亦需禮儀,即使關係再好,也要互相尊重。不揭人短,縱是開玩笑也不能傷人,生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正是禮儀的表現。還聽說兩位學姐由於一些些矛盾就動手動腳,結果兩敗俱傷,你愁我恨,可記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傳到別人耳中無論誰對誰錯,都會被認為是粗魯無禮的行為。

聽說了季羨林老先生為新生看行李的事後既感到又不以為奇,因為他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禮儀的人。又想起《生命本來沒有名字》:名字、身份、地位本就屬於身外之物,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走,為何會覺得高人一等呢?所以,萬不能讓這些俗物成為行禮儀的障礙,人人生而平等,更應禮賢下士的對待任何人。名人尚且如此,我們又怎能看人眼低,嘲諷弱者,不以禮相待呢?

最近的釣魚島很熱門,日本利益薰心,不禮不儀,而中國人帶著愛國的熱情遊行,我覺得更要帶著禮儀。打砸搶燒,本就在道德的起跑線上低了一等。所以請帶著愛國的熱情,有禮儀的,理性化愛國。

涵養是禮儀的源,禮儀是涵養的泉。禮儀之道,無止無盡。因此,禮儀乃生命之本,民族之魂。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