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後感作文範例

讀後感 全文約1148字

《呼蘭河傳》一書,在我祖父祖母那一代人就作為課外閱讀的好教材。一代大師優秀女作家蕭紅,用詩一般的語言、用像繪圓一樣的方式,給我們描繪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舊中國的狀況。它是一篇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

小說中的人物雖然沒有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孔乙己、潤土、阿Q那樣人人皆知,但肅紅用姻熟的與作技巧、抒情詩一般的意境,塑造追述的一個個人物,如祖父、二伯、馮歪嘴子等形象,也是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尤其對三個普通女性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各顯特徵。如第一個女性,小團圓媳婦嫁到胡家後,經歷了捱打、跳神、熱水燙驅鬼到奄奄一息、無人問津,最後死於非命的過程,展現了殘酷的封建傳統、落後風俗的可怕畫卷。

而在整個過程中盡心盡力參與照顧的大孫子媳婦,最後只能用跟別人跑了的方式,追求自己幸福來反抗舊社會對婦女的摧殘。而由媳婦熬成的婆婆,懷著為她好的願望,用打罵、跳神、逼迫洗澡的方法來救治,最後反而使其致死還嚇跑了另一個媳婦的結果,上演了一出家破人亡、鬼神之斗的生活悲劇。劇中人並不知其中原由,只能寂寞無語。這一家庭悲劇再次印證愚昧落後是精神枷鎖、是無形的屠刀。

作者蕭紅雖然生活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時代,生活十分艱難。但她對童年生活的回憶也是幸福的,她的後花園的童趣與魯迅筆下的百草園有異曲同工之妙,她描述的搭野臺演戲和魯迅展現的社戲媲美,同樣為我們展現了舊社會農村南北文化習俗的相通,使我們對中國農村的過去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作家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通篇並無大場面、大事件、大人物的描寫,但對那些發生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群中間、社會中最平凡最瑣碎的事件,如賣豬肉、賣麻花、拉大車、修路面等,把整個東北農村生活情景都細膩逼真的加以描寫,並用犀利的語言為人民大眾喊出追求幸福、追求生活的心聲。尤其是對賣麻花情景的描寫更是淋漓至盡,看似十分平常的賣麻花所涉及的七個人物,一個提籃叫賣燒餅的在衚衕東頭喊道西頭,籃子裡糖麻花和油麻花,被人問價和挑揀也不發怒的性格,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和五個小孩買麻花的爭奪打鬧的全過程把東北城鎮平凡市民家庭生活的細緻情景描寫的惟妙惟肖。所以她也可以稱為百姓的作家。

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熱愛生活、憧憬未來、昌有理想的特點,也從一些小|已增長到80多歲。這是在31歲早逝的蕭紅肯定沒有預想到的。解放後,中國人民,尤其是勞苦大眾都是國家的主人,再也沒有外來侵略者欺凌和侮辱,中國人民再也不是貧窮困苦的東亞病夫,中華民族像一頭從沉睡中醒來的雄獅。近年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地位越來越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我們都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如果她能活到現在,一定會用更活潑的文章來歌頌、來描述。所以,時代是文學創作的基礎,我們也期待更多歌頌當今的文學作品面世,來激勵生活、激勵青年。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