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機遇還是毀滅?作文範例

碎片化:機遇還是毀滅 全文約776字

這是個與以往大不相同的時代: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每小時產生的新資訊都遠超20世紀前所有資訊的總和。隨之而來的是資訊因多而雜所產生的碎片化:我們能讀完的書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類應用上的短文章;越來越少的人關注書店那一角樸素而優美的無名之作,而天天關注知名公眾號今天有沒有推送新文章。

碎片化中,有人看到機遇,有人看到毀滅。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和手機是這股浪潮中的主力軍:網際網路可以使資訊以接近光速傳播,而手機則可以讓人們更便捷地接受資訊。如此一來,世界上每個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構成了一個巨大的資訊網路,來自大洋彼岸的訊息也能很快傳來。與此同時,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也很少有空餘時間閱讀紙質書籍,但碎片化的資訊更有利於我們在碎片化的時間中消化吸收,既能讓諸如等車、坐地鐵、排隊之類的時間不至白白度過,還能豐富自己的知識,瞭解天下大事及各地風土人情,何樂而不為?

但悲觀主義者認為,碎片化生活剝奪了我們體驗生活的快樂感,試想一個人總是專注於眼前的液晶屏內的精彩,卻對身邊的一切熟視無睹,豈不悲哉!碎片化的生活使我們無法對龐大的經典著作化整為零,只能在公眾號的文章中一瞥其中較為有趣的片段,而難以感受其鋪墊的精妙,辭藻的華麗。更為致命的是,這些碎片化的資訊旺旺良莠不齊,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幾乎每個“網際網路公民”都可以釋出自己的資訊,導致整個資訊世界魚龍混雜,存在很多曲解甚至憑空捏造之物,並以誇張的標題譁眾取寵,使讀者生嚥下一堆糟粕。

平心而論,萬物都有利有弊,碎片化生活自然也是把雙刃劍,既能填補知識,也可能讓我們接受錯誤觀念。關鍵在於我們要在水深流急的知識海中,牢牢抓緊真理的暗礁,才不會被無知的洪流捲走。

與其批評碎片化生活破壞了千年來的知識體系,倒不如潛心汲取真理—畢竟,千百年來的革命,不也是在這“破壞”般的創新中度過?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