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光陰寸寸碎,尚有何時對寒窗作文範例

萬丈光陰寸寸碎,尚有 全文約768字

近年來,“碎片化”一詞被頻繁地提起,成了與AI比肩的熱詞。然而,我們是否知道它的準確意義呢?

與其說我們的生活正在被碎片化,不如說我們正在接收著浩如煙海、難以計量的“資訊爆炸”。為何人們熱愛“刷朋友圈”?不就是為了更多瞭解或咫尺或天涯的友人近日的動向嗎;為何要WIFI?不就是為了能連上資訊之“網”,用新鮮的資訊充實自己的內心嗎。龐大而日新月異的資訊量,讓我們不得不為了和世界保持接軌而走向“碎片化”。

在我收到的“碎片化”資訊中,也有不少對它的指責批評之聲,最經典的莫過於“加劇生活快節奏”、“使人無法深思考、深閱讀”,似乎人們有些排斥這種新興的生活方式,又似乎找不到能夠替代的方法,不少人陷入了不希望碎片化、又不得不碎片化的兩難中。那麼我想問,碎片化帶來到影響,是否真的如此“災難性”?作為學生,又該如何學會在“碎片化”洪流中,找到自己的完整?

首先,碎片化普遍被人認為是“浮躁”的罪魁禍首。不可否認,它的確削弱了我們深入思考與一心研究的專注,在“微信”“QQ”出現前,即便未能與眾多的故友保持聯絡,但可免受專心攻讀時思路被提示音不停打斷之擾;為了不至失禮,又要放下手中要務回覆那些可能無關緊要的訊息。

其次,碎片化大潮中魚龍混雜,市面上不乏高質量的淺讀物,但更不缺浪費時間的資訊,比如一些每日推送的新聞中,固然有時事走向,也充斥著娛樂八卦等毫無營養的資訊,有時想查資料卻被滿眼花裡胡哨的資訊浪費了不少時間。

學生們雖以學習為主,但依然不免受碎片化影響,碎片化固有其可取之處,但卻不能用碎片來填滿所有。保留一定的完整給自己、給深思考、深閱讀,讓靈魂從快節奏中暫時解放,帶著心靈去那個說走就走的遠方,那個在快節奏的現實中難以觸控的遠方。

萬丈光陰寸寸碎,尚有何時對寒窗?不,只要心中有自己的完整,任由外界去“碎”,心向高山,泰然處之。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