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花瓶成了碎片作文範例

當花瓶成了碎片作文7 全文約753字

“哐當”,陶瓷花瓶摔成了碎片。

在如今的網際網路生活中,許多人會抱怨事情都被“碎片化”:時間成了碎片,閱讀成了碎片,社交成了碎片……然而,這樣碎片化的生活,真的就代表了不好,有如陶器摔碎了,便應得到人們的唾棄?

歐陽修曾說:“餘平生所作文章,多要三上:馬上、枕上、廁上。蓋惟此,方可心屬思而。”散文大家歐陽修正是充分利用了生活中所餘下的“碎片”時間,才會作出遺傳至今的,令人感嘆不已的文章。

如今生活餘下的碎片,從“三上”,變成了等地鐵公交,三餐之後等等的時間;從寫文,變為了掏出手機—這也正是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人們籠統的認為,只要是看手機,都是無益的。

網際網路的確錯綜複雜,五花八門的應用令人眼花繚亂,往往開啟手機,點這點那,最後便忘了最初開啟手機的目的—也許只是看個時間、查個天氣,亦或回條簡訊。但我們不能忘了,古代有遊手好閒的人,也有像歐陽修這樣抓住時間的偉人——沒錯,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我們都該敬奉他們為偉人。現實中也有這樣懂得利用碎片的人們。他們點開手機,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瀏覽時政新聞,與朋友或客戶進行交談,繼續閱讀一本好書。他們不會像迷失的羔羊在其中亂轉,更不會受網際網路上形形色色的應用的吸引。在碎片化的過程中,這些人抓住機會,提升自我,最終在現實生活中脫穎而出。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網際網路、手機、碎片,並非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因為這因人而異。在懂得自制的人的眼中,這些是寶貴的財富;而遊手好閒的人最終也只會遊手好閒,還會推卸責任,反過來批評是網際網路生活讓他們的生活成了無價值的“碎片”。

我將陶瓷碎片撿起來,用膠水粘合,又放回書架上。我依然喜歡這個花瓶—碎片構成了花瓶,花瓶也因這些碎片而獨一無二,令人心醉。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