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白熊觀後感作文範例

觀後感 全文約791字

當法律審判僅僅只停留在法律層面的規章條文時,道德與法律審判結果不符時,是否有人能站出來主持正義呢?

整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女子,在一個陌生房間醒來,她的女兒失蹤了,出去尋找女兒,卻遭到追殺,一路逃亡,路上一直被戴口罩的人拿手機拍攝,萬念俱灰之下,卻突然被告知自己和自己的男友殘殺了一個小女孩,法律審判結果宣判女子無罪,民眾憤憤不平,於是乎,“白熊公園”應運而生。女子被洗腦,經歷著失去女兒的痛苦。電影的最後,是女子一天又一天被洗腦,經歷著同樣的痛苦,每天都有觀眾來白熊公園來“解恨”。

法律審判不合人意,自己私下懲罰的案例、電影不知有多少。往往說,他們只受到了身體的懲罰,但受害者、受害者家屬的痛苦又有誰能體會,只有他們也受到那樣的痛苦,才能公正!

從道德上出發,模稜兩可,收到應有的懲罰,於情,是出自人性對公平的自我判斷;於理,是自我對法律漏洞的補充。《彷徨之刃》中雖然寫的是少年犯的事,但書中父親所受的折磨,使他自己拿起了利刃,自己為死去的女兒報仇,因為他們是少年犯,只要坐幾年牢,出來還是正常生活,但暴行帶給別人的痛苦卻是一生的。無論是校園欺凌,還是家庭暴力,出於法律的“盲區”,公正的法律審判往往不會給人滿意的答案。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當法律不足以滿足人們心中道德的衡度,便有了上述的行為。殊不知,每個人都沒有代替法律去行刑的資格。雖說“有道德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但這種行為,已經與道德背道相馳。自以為殺死惡魔的騎士,終將也會被惡魔的鮮血汙染。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法律,是唯一一個能從社會意義上對人和人的行為給予懲罰的標準。雖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一念之間,善與惡就會失衡。

漢謨拉比法典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終究不可取。無論審判結果盡不盡人意,自以為正義的懲罰行為,其實與惡沒有區別。就像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裡的那樣,城市之光,終究是以一個警察的方式,照進了人們心中。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