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幸福的聲音相關作文20篇

傾聽幸福的聲音 篇1

國三作文 ,1005字

幸福是什麼?幸福有聲音麼?

幸福瀰漫在空氣中,觸手可及;幸福環繞在我們周圍,如影隨形。但我們卻並不知足,只會抱怨、憂愁、嘆息。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去聆聽,幸福是有聲音的,只是我們不曾發現。幸福的聲音是母親不厭其煩的嘮叨和噓寒問暖的關心;幸福的聲音是父親嚴厲的呵責和鼓勵的話語;幸福的聲音是朋友會心的微笑和真摯的祝福……

傾聽幸福的聲音—母親不厭其煩的嘮叨和噓寒問暖的關心。

幸福在不經意間。“路上小心點,注意安全”這幾乎是母親每天早上必說的一句口頭語,換來的卻是我一句不耐煩的“知道了”;“晚上早點睡,別熬夜熬到太晚”母親每晚睡前的關心,我卻不予理睬;“上課要認真聽講,好好學習”母親好心的勸告,我卻當作耳旁風……這是曾經不懂事的我。時光的車輪碾過,一切照舊,而唯一不同的是,我似乎在不經意間聽到了幸福的聲音,那是母親不厭其煩的嘮叨和噓寒問暖的關心。

傾聽幸福的聲音—父親嚴厲的呵責和鼓勵的話語。

幸福在字裡行間。“沒寫作業為什麼騙老師說忘帶了?”父親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幾絲憤怒。“我……我……沒有。”“你還狡辯,誠實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質,不誠實的人也一定不會有所作為的……”父親說完轉頭走了,而我依稀聽到父親一聲沉重的嘆息。幾天後,成績單發下來,看著上面一個個醒目的紅色錯叉,似乎否定了我的一切努力,也澆滅了我心中唯一一絲希望的火苗。我不知道該怎樣面對父母那份望女成鳳的期望,心情一下子跌倒谷底,“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站起來的勇氣。”父親嘴角微微揚起,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不懂事的時候父親給予我的箴言,現在回想起來,我彷彿在字裡行間聽到了幸福的聲音,那是父親嚴厲的呵責和鼓勵的話語。

傾聽幸福的聲音—朋友會心的微笑和真摯的祝福。

幸福在舉手投足間。太陽從東方升起,朝氣蓬勃的照耀著大地,我們手拉著手走在涼爽的海邊,徐徐清風不時吹起鬢角的幾絲秀髮,我們面朝大海,靜觀潮起潮湧;望著天空,靜看雲捲雲舒。我們默契的同時轉頭,凝視著對方,露出會心的微笑,我們彼此訴說著對未來的憧憬。我們張開雙臂擁抱大海,讓大海見證我們根深蒂固的友情,永恆不變。我感覺我聽到了幸福的聲音,那是朋友會心的微笑和真摯的祝福。

不經意間的幸福、字裡行間的幸福、舉手投足間的幸福,都是來之不易的幸福,都值得我們好好珍惜。用心去傾聽幸福的聲音,它猶如天籟之音餘音繞樑,在歲月中不絕地迴響……

聽那是幸福的聲音 篇2

國三作文 ,637字

新春佳節,闔家團圓,神州大地洋溢著幸福的聲音,我家的新年又是怎樣的呢?

大年三十晚,那震徹山河的鞭炮聲與翡翠流蘇一般的禮花使人們充分體現到了“年味”。我的家裡,電視機裡春節聯歡晚會的聲音成了溫馨的背景音樂,我和幾個表姐表弟坐在沙發上嬉戲玩鬧,大人們在準備“搓湯圓”,他們把一大團米粉放到桌上,我們幾個孩子就樂了,爭著要幫忙,幾個表弟哪是幫忙,應該是隻顧自己玩耍吧!我和表姐倒是認真的學著大人的樣子,扯下一小團面,慢慢的搓圓。廚房裡,媽媽火熱的炒菜聲,電視裡的音樂聲,孩子們搓湯圓的嬉笑聲,成了三十晚上幸福的聲音……

正月初一,我起了個大早,外面的鞭炮聲早已噼噼啪啪地響起來了,我們一家乘著這歡快的鞭炮聲到老家拜年,老家的屋子已經已經從瓦房變成一座“紅房子”了:那鮮豔的大紅對聯,那入眼的大大的“福”字,還有門前放鞭炮留下的一層“紅色地毯”,更有爺爺奶奶那幸福的紅潤的臉龐。這一片片紅正是代表了我們家的日子紅紅火火啊!

初一的晚上,又是孩子們的天堂,從屋子裡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煙花棒,點燃後,便是一陣“嘭嘭”的響聲,隨即那銀白色的“花兒”便在眼前綻放開來,幾個小夥伴不由地拍手叫好。大人們從屋子裡搬出禮炮,只聽那“嘶”的導火線被點燃之後,那禮炮猶如一條矯健的巨龍直衝雲霄,在黑色的夜幕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時,煙花照亮了我們的臉龐,我看著那些親人的臉龐真是比花兒還可愛。夜空中的禮炮聲,地上孩子們的拍手歡呼聲,我的笑聲又是那分外幸福的聲音……

你們聽見了麼?那幸福的聲音……

再次聆聽到幸福的聲音 篇3

國一作文 ,566字

人生像一列列車,在路途中不知會遇到多少站口。人來人往,卻不知是否會有人陪我們走到人生的盡頭。

見你,是我的幸福。

第一次與你相遇的時候,我懵懵懂懂,只是個嬰兒,兩個人就那樣在醫院裡有了聯絡。當我慢慢長大,不止一次的慶幸,我並不是一個過路人。

與你相遇,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你的存在,而不是隻能透過車窗去尋找你的身影,心中竊喜無比。

我的生活充滿了你的氣息,卻不會感到不適,那是幸福的感覺。在你的寵愛下,我無憂無慮,不需要去考略未來,也忘掉了你終究會離開。

你的列車已到了盡頭,而我的還在繼續前進。等我醒來的時候,已尋不到你的蹤影。那熟悉的氣息,已悄然離開。我回頭去看,可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哪怕佈滿了你的痕跡。幸福,留在了身後。

我開始學習,學習為人處世的方法。心中無比的清楚,現在的自己已經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茫然過,悲傷過,同樣也擁有過,其實那就夠了。

月落柳梢,一切都變的安寧祥和,我站在那裡,希望在星星上尋找到你的存在。眼前浮現出你的身影,走馬觀花;耳邊依稀可以聽見你的聲音,絮絮叨叨,卻感到了久違的幸福。眼前不知怎的變得模糊,手上感到了許些清涼。我再次,再次聆聽到了幸福的聲音。

……

列車在繼續前進,許多乘客已經下了車。我知道,你不會再上車。但,我會帶著你的期望,伴著列車,前進再前進。我相信,在遠方,我會遇到更精彩的我。

聆聽中國幸福的聲音 篇4

高二作文 ,1087字

煙雨濛濛,站在霧塵皚皚的圓明園內,觸控著一塊塊斷壁殘垣,傾聽歷史的迴音。

——題記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但卻又值得銘記一生的往事。落後就要捱打,因為軍事經濟實力差異懸殊。中國,一個曾經盛極一時的泱泱大國逐漸淪陷。就像冬季的菊花,曾經的繁華一世枯萎在剛剛逝去的秋天。面對亡國的危機,勇敢堅強的中國人用生命築起一道道防線。只因熱愛,所以選擇堅守;只因堅守,所以選擇義無反顧。

時間說明了一切。歷經數十年的抗爭之後,中國終於取得了最終勝利。伴隨著一聲莊嚴的宣告,在世界矚目的目光中,中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開啟嶄新的一頁。

是啊!中國站起來了。

在衝破層層禁錮之後,在跨越道道鴻溝之後,中國,以一個全新的面貌面向全世界,似一層潔白的淺川,暗藏著深不可測的暗湧。在歷經漫長的等待之後,終於迸發出來。

昔日的陋室瓦房都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昔日的泥濘小路已成為一種回憶,爾今呈現在眼前的一是一條條平坦堅實的水泥路;昔日的古道小巷已成為懷舊的標記,公園展廳才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去處;

中國,正以鏗鏘有力的步伐向更美好的明天邁進。

當代,中國蓬勃發展。彷彿像一條巨龍,縈繞在東方的天空,在陽光的照耀下舞動著曼妙的身姿;又像春日裡剛剛萌芽的小草,充滿無限活力。

中國,一個書寫奇蹟的國家。佇立在這片廣寥的土地上,紮根發芽,然後茁壯成長。數十年前,人們擔心自己是否會明天。數十年後,我們不單單擁有明天,而且是一個朝更美好方向發展的明天。

看著申奧成功,航母昇天;看著人均佔有量的上升,飢餓頻率的下降;看著人們臉上洋溢著的微笑,生活質量的提高;心中無不湧現出現股莫名的自豪感。回首滄海亙古流,昔日的戰火硝煙,貧苦落後都已成為腦海中潛藏的回憶。勤勞純樸的中國人民用先輩留下的基業,不斷開墾創新,在這片黃土地上留下道道光榮的印記。

發出最真誠的吶喊,訴說最真實的心意。美好的中國,我為之喝彩。

如今,身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誰不為之感慨萬分?十幾年前,有誰想過?短短數十年之後,生活竟能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又有誰預料得到,今天我們能坐在這裡享受高科技帶來的快感?沒有人想過,也沒有預料得到。但我們確確實實做到了。十幾年的努力,我們從貧苦走向小康,從落後走向先進,從陰翳邁向美好的明天。

夜幕時分,走在燈火通明的街道上,我的心潮有澎湃,我的心思在盪漾。內心縱有千千結,也無法傳達我最真摯的思緒,惟有託清風,送去我最真情的告白——美好的中國,我為您自豪。

陽春煙景,站在天安門廣場前,看著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聆聽進步的聲音。

傾聽歷史的聲音 篇5

國三作文 ,844字

無垠的大漠,孤獨的駝隊,昭君是否會感到一絲不安與畏懼呢?高原屋脊之上,千年的積雪,文成是否會感到一絲冷悽與落寂呢?

—題記

浩瀚的大漠,一對駱駝孤獨行向遠方,一位花季少女,纖細的玉手撫著顫抖的胸口,落寞的輕嘆著,遙望無際的荒漠,狂風捲起漫天黃沙,身邊的侍從輕嘆著命運的無情安排。這少女眼睛半眯著,目視前方,心中那個又嚮往又畏懼的陌生國度是否就在前方?那昨日的夢土,那銀鈴般的笑容是否已越來越遠?思念夾雜著畏懼,少女柳眉一皺,雙脣緊閉,兩滴晶瑩的淚水在眼眸裡打轉,淚水卻忍不住順著緋紅的臉頰而下,滑入嘴裡,好苦!

那少女便是昭君,我不曾想過,她是否喜歡這種生活;我也不曾想過,她後來生活是否安好;我更不曾想過,她是怎樣帶著思念遙望著孤漠。

漫天大雪,掩埋了一抹枯綠,車上大大小小的袋子,裝滿了種子,更載滿了父王的心願。她受父王之託前來聯姻。父王對她說:“他是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他年輕有為,必能成就大事業,他不會讓她吃苦的。”可她卻又何嘗不知,父親的真正用意!讓她獨自一人,承載著整個國家的安定,獨自走向那片陌生的藍天。她卻又何嘗不想,生活在小家的溫馨裡,她不能自私!她只能選擇走向那一望無際的白雪!

傾聽歷史的聲音,我悶心自問:將國家的安定與富足的重任壓在弱女子身上,這樣會不會太過分?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是以她人的幸福為犧牲時,這樣會不會太荒唐?舍她人之幸福,換自己之心安,這樣會不會太自私?我曾懷疑:古代女子是否註定沒地位?!

以史為鑑,還看今朝!“自古紅顏多薄命,”我們部曾經歷過;為國“聯姻”我們不曾見過。今天,我們可以同男同學一起坐在教室,假期我們可以徜徉於山水間,不再是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

傾聽歷史的聲音,方知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父母可以傾聽我們的呢喃,不必為生活而苦惱。面對如此優越的物質生活,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條件,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傾聽歷史的聲音,給我留下許多思考,也讓我明白了許多,更讓我懂得了凡事貴在珍惜!

傾聽心靈的聲音——讀《十八歲出門遠行》有感 篇6

讀後感 ,1417字

在歲月的河流中時間就像看不見的門檻,當你邁過它,一切就成為過去,—晨光變成夜幕和星星,花草轉化為種子和土壤,而你的夢想,也將融化在微風中飛向遠方……

沒有一種青春,叫重來。櫻桃紅了,芭蕉綠了,經歷著山長水遠的流年,悄然間,我們,正步入花季,走向未來。閒暇時光,有幸有了這本書作伴--《十八歲出門遠行》,一篇《哦,香雪》,在我的心上,留下了那不濃不淡卻讓人回味的一筆。

“一輪滿月升起來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敗草,粗糙的樹木,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漫山遍野那樹的隊伍,還有香雪手中那隻閃閃發光的小盒子。”每每讀此,總有一種莫名心動的感覺。在臺兒溝,這個掩藏在大山皺褶裡的小山村,因為有人發明了火車,有人將鐵軌鋪進了深山,世界,才發現了臺兒溝的存在。火車僅停的一分鐘,帶給臺兒溝的姑娘們無窮的歡樂。而香雪,這個唯一考上初中的十七歲少女,為擁有一個自動開關的鉛筆盒,意外登上了遠行的列車,在三十里外的站點下車,在月光盈盈的夜晚獨自踏上回家的路,這一段孤獨的旅程,使香雪完成了只屬於她自己的蛻變與成長。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他自己的不朽與傳奇,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一些事,造就了自己精彩的開始。“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桃樹原來是這樣的!香雪走著,就像第一次認出養育她成人的山谷。”那晚的月亮,點亮了香雪的心,哦,香雪!香雪!故事並沒有終止,我相信會有一天,香雪會成為一名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重建臺兒溝,讓更多的人關注臺兒溝,瞭解這大山深處的一支奇葩,未來的這裡,充滿美好的憧憬與期翼,相信香雪一定會感謝她自己的這一次勇敢,第一次出門遠行,讓她成長,讓她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讓她從此開始,擁有精彩,擁有屬於她自己的,不朽與傳奇的生命!

傾聽自己心靈深處,那段最美的聲音,並將它播放。你想要那個隔著車窗的鉛筆盒麼?勇敢地跨籃子雞蛋踏上火車吧;你想要在最近的車站走回家麼?勇敢地理好衣襟衝向夜晚;你想要讓外面的世界認識你的家鄉麼?趕緊下定決心找好努力的方向吧。你自己,你的親人朋友,你的家鄉故土,會因為你循著自己的心願去創造未來而變得流光溢彩,充滿美好與希望。

轉過翩飛的思緒回首自己,傾聽心靈的聲音,並勇敢的按下那個“播放”的按鈕。如果想要起早鍛鍊身體,就不要以各種理由為藉口用懶覺打發一個又一個早晨;如果想要擁有一個精彩的明天,就不要因為各種麻煩用平庸過完一個又一個今天。以前的我,缺少那一份敢於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並馬上付諸實踐的那一份勇氣。我曾害怕長大,想永遠做父母懷中的乖乖女,甚至於已經老大不小還不會騎車,做飯只會泡方便麵。既然過去就是過去,那麼,從現在開始,把握今天,面向未來!

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逝去的青春只能靠我們自己買單,現在開始,還不晚。永遠不要相信過去的時光才是最好的,畢竟它們已經消滅,過去的歲月看起來安然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之中,隔著距離,讓人膽怯,但,童話是講給孩子們聽的,沐浴在青春韶華中,我們的童話,早已褪色,要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話!循著你的心去努力,過後,你的心會告訴你,努力是奇蹟的另一個名字,踏足於未來,努力於心之所向,一切都會雲開霧散,並且,霧後的陽光會變得更美。

所謂成長,不只是擁有夢想,還要擁有為夢想埋單的勇氣。我希望能像獨闖北歐的大學生陳宇欣所期待的那樣:我這輩子,最自豪的就是我的勇敢,敢於聽取內心的聲音,並敢於去實現!

傾聽四季的聲音 篇7

國三作文 ,680字

春、夏、秋、冬,這四個動人的精靈無不由著他們獨特的聲音。傾聽過他們的歌喉,方才領悟四季的真諦。

春天,塵封了一季的萬物從酣睡中醒來。聽!樹枝上的新芽“吱呀”地抽發著,興奮而又努力;潤土中的嫩草也不甘落後,充滿活力地頂開了禁錮的春泥,迫不及待地呼吸春風中甜美的氣息;還有那一叢叢惹人愛的花兒,簇擁著,緊抱著,扯開了嗓子放聲歌唱。春回大地,滿是生機,滿是活力;在春風微拂中傾聽,我聽到了生命的積極和希望。

到了夏天,萬物的熱情如烈日般高漲;所到之處,無不在演奏著生命的交響。溪流“嘩嘩”地一路奔騰,澎湃地衝向大海;知了、蟋蟀,這些著名的演唱家,也都引吭高歌;有時天色大變,那些“滴滴答答”的雨點,便和著狂風暴雨激情地演奏著,如一群忘我的鼓手。在烈日炎炎下傾聽,我聽到了生命的激情和熱望。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多愁善感的秋天如同一位詩人,踱著步子向我走來,深沉而又可愛。經過了一個夏天的狂歡,大家都累了,不約而同地靜了下來。四下裡靜悄悄的,聽不到一絲聲響。生命總是有高潮、有低谷,人生不正是在高、低輪迴間循序漸進的麼?在秋風蕭瑟中傾聽,我聽到了生命的寧靜與安詳。

終於,最可怕的嚴冬夾雜著雪花迎面劈來。膽小的花草都把身子蜷進了土中;冬眠的動物也早早地進入了夢鄉。唯有那傲雪的寒梅面無懼色,在冰天雪地裡放聲吶喊:“來吧,你這無情的惡魔,讓我無謂地戰勝你!”生命就在不甘屈服的奮鬥中又獲得了新生。在冷風漸起中傾聽,我聽到了生命裡最本真的堅強。

傾聽四季,就是在傾聽生命:春的蓬勃,夏的熱情,秋的深沉,冬的不屈。正是因有這些聲音的襯托,生命裡的四季才顯得那樣美麗。

傾聽風鈴的聲音 篇8

國三作文 ,699字

每當太陽爬上遼闊的天空,春天的微風徐徐的拂過臉龐,撫摸著那一串風鈴,我心中便不由得泛起一片漣漪……

閒暇之時,我有時會坐在那裡,呆呆的望著那串晶瑩剔透的風鈴,它由許許多多的玻璃棍組成,在風的吹拂下,時而向東飄揚,時而向西張望,就猶如那搖曳不止的人生,稚嫩的我們在微小的世界裡被世風擺弄的,沒有一絲還手的力量。當我們不安時,眼角溢位的一串串閃耀著金光的淚花,照映著我們所面對的困難,照映著我們心底裡最稚嫩的一處……

向遠方望去,一抹陽光潑灑在湛藍的天空上,屬於我們自己的殿堂,到底在哪裡?

耳旁縈繞著藍色的風鈴聲,猶如一奏哀傷的樂曲,悄然的溜進耳朵。那種感覺是特別的。當我們慢慢的張開手掌,一條條清晰交錯的紋路便像一條條充斥著迷惘的道路,等待著我們去選擇,去選擇那屬於我們自己的路。

傍晚,我拿著小馬紮到院子裡,手中持著一把印著歷史痕跡的蒲扇,對著自己,不停地扇動著。有時,那串風鈴會不時地發出清脆的聲響,但沒有有風的白天時那樣持續,而是一陣陣的,我疑怪地望著它,頃刻間明白了:原來,沒有風的催逼,沒有風給它以壓力,它不會鳴出悅耳的聲響,難道人生也需要催逼的力量?

我停止了搖動,把扇子放到一旁,走到風鈴前,用手輕輕的撥動它,它依然在沉默,沒有了白天時的朝氣。我透著風鈴望天空上的那一抹彩霞,看見的,只是一團模糊的顏色……

是啊,人生怎能不需要壓力?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如那串嬌柔的風鈴,無風的時刻,它不搖動,靜靜地掛在那裡,像一棵失去了靈魂的樹木,沒有蓬勃向上的激情,當它被狂風施以壓力時,便張開雙臂,奏鳴著悅耳的佳音……

再一次聽著那風鈴搖曳時的聲音,我的嘴角在上揚,心中悄悄地泛著一絲絲甜意。

傾聽自然的聲音 篇9

國三作文 ,723字

自然之音,大音希聲,仔細聽聽,自然的聲音,多美妙。

你,從遠古走來,提攜著純淨潔白的小裙,翩躚著舞步,美美地走來。你,從詩人的筆下走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你從人們心中走來,輕唱著動人的小曲兒,讓人們陶醉在那幽幽的自然之聲中。

你,彷彿來到了冬天。在那小河邊,你停住了腳步,看那水流湍急,衝破枷鎖般努力地掙扎著。而那堅硬的冰面似鐵甲士兵,絲毫不退讓。河水衝打著冰面,發出“唰唰”的聲響,又似“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滔滔聲,響徹天地。在水和冰的奮力拼搏中,我聽到了你的聲音。

你,彷彿又來到了春天。望那滿山遍野,綠色“嘩啦”地從這頭蔓延到那頭。樹活潑起來了,用它那碩大的手掌來奏起歡歌;小草也伸了個懶腰,伸展著身體,來伴奏生命的歌謠;小花也不消停,張著那燦爛的臉頰,高調地歡笑著。農民伯伯拄著出頭彷彿看見了今年的希望,笑盈盈地開始了今年的匆忙。在生機盎然中,我聽到了你的聲音。

你,彷彿又來到了夏天。佳木濃密,綠草成茵。在,滿眼綠意中,你有增添了新的美妙。小鳥可忙壞了,從大地奔到藍天,唧唧喳喳地訴說著心中的喜悅。蜜蜂更是個大忙人,成群成片地嗡嗡嗡地鬧騰著,彷彿要把長花的地方都鬧個雞犬不寧。太陽也在說著話,想把這一年的溫暖啊,都絮絮叨叨地給予大地。於嚶嚶和諧中,我聽到了你的聲音。

你,彷彿又來到了秋天。秋雨瀝瀝,秋風習習。這時候的你彷彿又多了幾分多愁善感。雨滴知趣地輕輕地低落,奏響了深沉的樂章,風兒也收斂許多,似有若無地拂過樹木,發出沙沙的摩擦聲。樹葉不經意地打了個轉兒,靜悄悄地凋落在地,於心中孕育著明年的希望。

在蕭瑟靜謐中,我似乎聽到了你的聲音: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這是隻有用靈魂傾聽自然之音的人才能真正體會的,不是嗎?

傾聽淚水的聲音 篇10

國三作文 ,726字

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能看見你心中全部的海洋。—題記

我說中國文化一半是浸在淚水中的,鹹澀的焦灼,悽苦的迷離,構築了華夏的高閣。

回望歷史,我們無法忘記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無法躲避他們臉上長流的淚水。這淚是一種包含,包含了人生諸多的坎坷,包含了時代所留下的痕跡,包含了中華文明蹣跚的腳步。

傾聽淚水的聲音,便是傾聽中華文明的聲音。

你聽,李煜總在哭,哭聲中是他渴望朱顏改的悲哀;陸游總在哭,哭聲中是他北國久失的無奈;杜甫總在哭,哭聲中是他渴望國強的期待;李白總在哭,哭聲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態。淚,飄灑。蘇軾在淚水中輕吟:“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柳永在淚水中默唸:“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淚,表達了千種風情。

我聽到院籍高呼:“天下無智者,使豎子成名。”而窮途而哭,那是對魏紛亂的憤恨之淚;我聽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還秋風,又還寂寞。”而雙淚長流,那是對南宋敗落的無奈之淚。淚,記錄了一個時代。

而中華文明也正因有了這些淚流滿面的傷感文人,才有它更為鮮活的一面。是他們面對人生種種必然的丟失不能對之以坦然;面對人生的缺憾總耿耿於懷。他們不能安心於生活的定數,既不能戰勝世界也不能戰勝自己,於是這樣的現實只能由淚水來承擔。

這些淚水幾經流傳,流到了後人的眼中。是的,一個接一個,一代又一代,這淚水永不幹涸。

傾聽淚水的聲音我聽到了文人們的真實情感,這淚不僅是一種實物的液體,還是一中屬於東方的文化情結。

淚於是化為血液,流動在文化的全身;淚於是成為烙印,攜刻著中華文化。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怕笑容的消亡,而是怕再也不能從淚水中了悟真實,了悟人生。

原來,小小的一滴淚,卻滋潤了華夏五千年的文化;原來,小小的一滴淚,我們看到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