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想相關作文20篇

共享,共想,共響 篇1

國二作文 ,1185字

我的表弟是獨生子女,在家呼天喝地,一個不遂願就撒潑打滾。在幼兒園,連一把尺都不願與人共享。與人共享對他來說真的那麼難嗎?共享不應該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意識嗎?

共享是一種信任,信任他人會完好無損地珍惜使用;共享是一種方便,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共享是一種交際,以共享為由,更好的聯絡感情。

共享,亦或是一種傳統的民族精神,長輩們小時候都是家挨家,戶挨戶,三四個兄弟姐妹一起上躥下跳,鄰居之間互相串門,插科打諢,嘮嘮家常。可現在這樣的情形似乎並不多見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不用見面就可以聊天,卻缺少了肢體互動的親近;工作的繁忙,不容人們一絲空閒,越來越多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成了“冷麵人”。

我們國家最重視的就是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共享更是在熱衷的部分。“二胎”政策,摩拜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資源層出不窮,也正與我們的生活更加貼近,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

國家實行“二胎”政策,不僅是為了以後中年人養家養老減輕負擔,更是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與人共享的好習慣,從小有個兄弟姐妹,性格就會更加開朗,懂得分享。

孩子要懂得共享,大人也應如此,曾飾演過《哈利波特》中赫敏一角的女演員艾瑪。沃特森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她不僅是一名演員,還擔任聯合國婦女親善大使。她曾在地鐵站“丟”書,在書上寫下,“拿起這本書,閱讀它,然後把它留給更多人,與人共享”,她在地鐵站藏了100本《媽媽和我和媽媽》,希望大家能發現並閱讀它們。這個活動在網上得到了一眾網友的好評,不少倫敦市民都參與到她的藏書活動中,在社交網站晒出與這本書的合影,認真寫下感受,夾在書裡分享給下一個撿到的人,開展“丟書接力”這個活動也同時影響到了中國,一位看到這則新聞的人才發展培訓師率先開展了效仿。在上班高峰前,他帶著精心挑選的書來到地鐵站,並在每本書的內頁寫下留言,然後暗中觀察著書與人的相遇。可惜,大多數人都只是把書已開到了不礙眼的地方,而很少會有人會拿起來翻閱。

這個活動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這個活動真的能長久的進行下去嗎?真的不會有人把書佔為己有嗎?這樣的情況可是有過先例的,

在共享時代中,最火的非ofo小黃車莫屬了,掃掃二維碼就可直接使用,且方便又便宜。但好景不長,沒多久就出現了沒人能預料到的事,現在大街上幾乎找不到一輛小黃車,即使找到也是二維碼被劃不能使用的。這是怎麼回事?答案顯而易見,一些人為了一己私慾,把原本為了方便使用的小黃車劃去了二維碼,甚至更有甚者,把小黃車一上漆,就成了自家的自行車,還有拆輪胎、把手的情況也屢屢出現。本就是以為方便他人為宗旨,卻因一己貪慾,違背了倫理道德,在這些人眼中共享,真的這麼難以實現嗎?

共享其實很簡單,把心放慢一點,讓別人能融入你的生活;把心放寬一點,不用去佔這點小便宜。付出一點點,你會收穫的更多。

共享,共享生活的美好;共想,共享的意義;共響,共響內心的聲音。

共享,共想 篇2

國二作文 ,1010字

共享,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就是共同享有罷了。中國人用自己聰明頭腦創造出了令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的共享資源。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雨傘……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產生密切關聯,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

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站後,離目的地卻還有幾公里路時,共享單車可以輕輕鬆鬆地為我們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當放學歸來想要放鬆身心的時候,共享書店便成了我們必去之處;當下雨天忘帶雨傘的時候,共享雨傘理所當然地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共享的理念是新興的,更是新奇的,它讓人們明白很多東西並不是一定要自己買下才能享有,與眾多同胞共同享有、共同使用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在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注入城市生活的同時,共享的最大弊端也快速地顯露了出來。無人監管這一漏洞,使越來越多品行不端的市民佔了空子。他們利用自己的手機租用了大量的共享資源,以肆意破壞它們為樂,有的甚至運到別處以高價售出,從中謀取暴利。這種隨意佔用公共資源以謀取自身利益的行為無疑是會令人嗤之以鼻的。可是所有的資源若都要安排專人看管,這無疑會大大增加資源管理的成本,大大消耗了精良的人力資源。我認為共享的真諦並不是共同享有,而是共同為資源著想,為下一個使用它們的人著想。

譬如時下最流行的摩拜單車。一個人從單車的指定停放點租用了一輛,沿著公路騎行至目的地,目的地的周圍沒有合理的停靠點,他便隨意地停在了馬路邊。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違背共享的行為。所謂共享,必是要讓大家都能享受,而他這麼一做,那單車彷彿僅屬於他一個人了。如果他僅單程使用,那麼單車就會一直停在原處。再往壞處想,如果沒有人將其找到再次租用,那此單車便會遠離它最初被投放的地方,在街頭巷尾的某個角落裡永遠地沉默,直到它的車體變形、腐爛,難以再次使用。

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小例子,但不排除現實生活中有大量此種現象存在。日積月累,積少成多,越來越多的小浪費便在無形中成了對國民自我財富的巨大消耗。而造成這一後果的是什麼?不就是我們人類以自我為中心,高高在上的自私自利的心態嗎?而所謂共享的美好願景,不就在人們的自私自利中徹底變為了一紙空談嗎?

共享,共想。共享,共想!

在這快速發展的共享時代,我們所要做的不僅是利用資源豐富自己的生活,更是利用自己的無私為資源和他人著想!

“享”與“想”,雖同音但並不同義,“想”是“享”升級版,是從思想上的昇華。我想共“享”時代所需要的便是那一份“想”,那一份“著想”。

共享時代·共想時代 篇3

國一作文 ,868字

隨著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的出現,人們的生活也迎來了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共享。但在我看來,這樣的一個時代,不僅是共享時代,還是一個共想時代。

早春時節,料峭的春寒剛剛與大家告別,繁花似錦的春暖就來了。這天,我與媽媽正要去奶奶家。“我們乘地鐵去吧?”媽媽提議,並且已經開始看換乘路線了。我眉頭一皺,說道:“地鐵太擠了,何況現在還是高峰時期。”媽媽想了想,說:“乘計程車?”“唉呀,現在都是共想時代了,當然騎共享單車啊!距離又不遠!”經我這麼一說,媽媽頓悟了。

在繁花似錦的春季騎車還真是舒服,暖洋洋的春風輕拂在身上令人沉醉。“你對共享時代怎麼看?”媽媽突然問我。我不假思索,“方便、綠色、便宜!”媽媽卻笑了笑說:“你再想想。”

不對?共享時代的共享,好處不是這三個嗎?我抬眼望去,城市的街道乾淨魅力,一輛輛共享單車整齊地碼放著,來往用車的人絡繹不絕。

哦!共享時代裡還體現了我們社會、國家的繁榮優秀!

我把想法告訴媽媽,媽媽狡黠一笑,說:“對了一半,再想想!”

還不對?我不禁呆住了。

到了奶奶家,還未進門就聽見隔壁的叔叔們在閒談。“嘿!要我們說將來肯定會有會飛能遊的汽車!”“我覺得還會有隱形的手機呢!”“是啊,隱形的飛機都有了!”“小寶,將來就靠你造了啊!”“爸爸,我會的。將來我要當一位科學家,造出好多新東西!”

哦!共享時代,是共想時代啊!

“媽!我知道了!共享時代,還是科技發展進步,全民共暢想的新時代!它不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理念,體現著國家社會的富強優秀,更是大家一起想,一起奮鬥的新時代啊!”我激動地抓著母親的手說。媽媽也回抓著我,連聲說對。

“吱啊”,奶奶開啟房門,疑惑地問,“囡囡啊,你在講什麼呀,在門口這麼久不進來?”這次換我狡黠一笑,“奶奶,我呀,在說共想時代。”“共想?唉呀,光想不行的啦,還要做呢!好了好了快進來。”奶奶邊說邊拉我進了房門。

共享時代,共想時代,更應該是共做、共努力時代!

這個春天真是太暖和了,繁花似錦,百花爭豔。暖暖的春風吹拂著我。我相信未來也會這般繁榮興盛!

共享時代?共想時代!實幹時代!

共享單車,共想時代 篇4

國三作文 ,1255字

彷彿是一夜之間,各式各樣的“共享”資源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其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便是街頭隨處可見的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掃碼,開鎖後即可騎走,只需在事後支付低廉的費用—-這種新穎的租車方式自然使人們眼前一亮,躍躍欲試。不久,馬路上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漸漸出現,給城市增添了色彩、注入了活力。

一切似乎都向著美好的方向蓬勃發展。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隨著共享單車的投入使用,不文明現象也層出不窮,其中共享單車也未能“倖免”。座椅遭人扳下、二維碼被人塗黑、車把被人擰壞……更有甚者,將其帶回家中試圖據為己有。似乎每個人都絞盡腦汁地想著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作為共享單車的愛好者,我在發現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時嘗試過一次又一次的勸阻,可面對人們的嗤之以鼻、冷臉相對,我漸漸地退縮了。還有必要這樣嗎?在一次次的冷嘲熱諷中,我終於套上了冷漠的面具,對這些不文明行為視而不見……

那是一個蕭瑟的秋日午後,漫步在街上,我突然聽見了一聲驚呼—-一個與我年齡相當的學生,此刻正倒在路旁,身邊是一輛輪胎歪歪扭扭的共享單車,車架上沾滿了泥土,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她呻吟著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一邊整理著略顯凌亂的髮絲,一邊撐著地緩緩爬了起來,踉蹌了幾下,調勻呼吸後將目光投向了那輛同樣倒地不起的共享單車。她的眉頭緊皺著,彷彿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又好像正在思考什麼問題。她是不是要棄車而去了?這樣對她而言似乎是個最好的解決方法,四下又少有行人,少數幾個人也對她的處境視而不見。一陣淒涼的秋風刮過,她在風中單薄的身姿顯得有些無助。

終於,她雙臂叉腰,有些不知所措地朝四周望了望—-果然,我心中冷笑一聲,她想確認自己不被注意到—-她卻突然嘆了口氣,彷彿下定了決心似的扶起單車,頂著蕭瑟的秋風毅然決然地向遠處走去,並環顧四周,終於在不遠處找到了她想找的地方—-一個修車鋪。

遠遠地望著她將車鄭重地交給了師傅,並對其千叮萬囑—就好像這是她自己的車,我怔住了,內心中彷彿有根弦正被緩緩撥動。我想,就是在那一刻,我那虛偽的冷漠面具被擊得粉碎,令我無地自容。

從此以後,我又找回了原來的自己,一如既往地勸阻著那些有著不文明行為的人,而且取得了成效—-不小的成效。同時,隨著有關部門的介入,不文明的行為受到了懲罰,越來越多的人也在勸阻之下放棄破壞共享單車的念頭,街邊被到處亂放的、損壞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一切又重新有了起色,並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共享單車所共享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東西—共享單車方便了每個人的出行,利人利己,也共享了一種精神—一種倡導人們做出文明的舉止和行為的積極向上的精神。誠然,在其發展的道路上可能會有不少阻礙,但是我相信,這終究是少數,也會最終被克服的。共享單車的構想,更宣揚了一種創新精神,它鼓勵著人們去創造、去革新、去暢想。有人說,這是共享資源的時代,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與共享資源產生了關聯,但我更認為這是一個共同創想美好未來的時代。

共享,共想 篇5

國一作文 ,737字

門前有看見形態各異,價格不一的自行車。

它們在早晨被喧鬧的晨鈴喚醒,看看日新月異的世界,每天載著一個個或步履匆匆心急火燎,或悠閒自得哼唱小曲的男女老少,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反反覆覆。

人們叫它“共享單車”,誇讚它為生活帶來了便利。

或許是因為共享變得普及,人們從“單車”共享到一整個世界,一雙雙求知而又貪婪的眼睛,盯向以人為本的書籍……來源於分享,結束於謀利。

而後,它們向生活伸出了提供便利的手指,眨著自己單純美麗的眼睛。

人們迫不及待地向它們奔跑,疊加屬於自己或不屬於自己的一切,雖有遲疑,但最終全部佔為己有,向道德發出一聲低聲的質疑。

還記得那位把共享單車停在樹上的“齊天大聖”嗎?看見過七零八落的“殘骸”孤零零地躺在一個無人問津的角落,身上的座椅,把手全部不見蹤影的那一批“烈士”嗎?

試問正在共享一個世界的我們,“你們願去共想嗎”?

如果美好的初心在巨大的利潤之下灰飛煙滅,那世界將會變成唯利是圖的不毛之地。星星失去了閃爍的意義,原本該為人類服務的共享產品竟無一遺露地成為了貪婪與私心的犧牲品。那時,我們想要去共享這個世界,這個逐漸繁榮昌盛的新時代,它還會像之前一樣,向我們張開溫暖的雙臂嗎?

共享,共想。

我不去否認世界的真善美,只是想要去揭開一個城市的背後的那些角落。畢竟人心本善,初心仍在,必不至轟然泯滅。一個世界,也會有保護良心與道德的天使。

說到底,共享,是對國民素質的考驗。

去想吧,共享產品的未來,其實,不能過早作出評價。

只是你我要懂,共享,是建立在共想的基礎之上,良知,應跨越一切因錢財或是什麼別的因素的障礙,凌於一個心底最耀眼的地方,閃爍。然後才能便民,利民,為民。

這也許,是共享產品最初的夢想。

共想,才能共享。

這是一個時代發出的共鳴!

共享·夢想 篇6

國三作文 ,832字

現在的我們,似乎越來越懂得“共享”一詞的實際意義,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籃球……每種便民的共享資源,也是在與我們分享我們心中那一個夢想。

共享單車

有幾次在馬路上看到,一群人帶著騎行頭盔,用的卻不是專業自行車,而是路上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他們並不是專業騎行運動員,卻可以結伴使用共享單車完成騎行,我想,這可能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夢想,無法在專業上實現,卻於共享單車的推廣中得到不同的收穫。共享單車,也可以成為夢想。

共享籃球

籃球場中許多人都在努力揮灑汗水,而有幾顆籃球身上,卻貼有“共享”的標籤。我猜推廣共享籃球的人也有這麼一個夢想,想讓自己與他人可以更加便捷地打上籃球,早點完成籃球夢,沒準真有一天,可以出現一個用著共享籃球殺出“江湖”的籃球新星呢!我甚至覺得,共享籃球也改變了許多不敢和大家一起打球的人的理念,不用在人群中受“萬眾矚目”,共享一個籃球,叫上幾個親密好友,權當聚會,卻也可以完成心願,或說是一個未了的夢想吧。

共享閱讀

在共享時代,又怎能不重視知識的攝入?共享閱讀,在經過許久的演變後,成就了現今的“街邊圖書館”。馬路上、地鐵中,會出現一個像櫃子般的“圖書館”。這些圖書館滿足了許多人可以在外出路上順便借閱圖書的希望,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們了了自己的“文學夢”,在空餘時間與閱讀作伴。共享閱讀為我們帶來的便捷,真的不可想象。

共享夢想

有人說,夢想要從小立志,並持之以恆。但夢想為什麼不能從現在開始?利用好我們發達時代的每一個“共享”,難道就不能完成夢想嗎?沒錯,沒多少人能真正贏在起跑線上,但既然“大局已定”,小夢想總是可以做到的。別人把通向夢想的綠色通道都給你打開了,把握好了,就可以和別人共享夢想。無論是怎麼樣的生活,兩點一線或朝九晚五;無論是怎麼樣的職業,建築師、老師或清潔工人;無論是怎麼樣的人生,坎坷或無法選擇,誰還沒點夢想呢!共享的單車、書本、籃球、充電寶……一點點構成的是千萬人的巨集偉夢想。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越來越多的夢想!

共享夢想 篇7

國三作文 ,890字

“共享”已經逐漸步入了我們的生活。“共享”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漸漸地,共享已經取代了個人私有,許多本來需要自行購買的東西可以通過平臺與他人合用。

“共享”無疑是一個新詞彙,一個新概念。我們所處的同一片藍天下,共享的東西很多。甚至,我們共享夢想。

拋開具體事物不談,共享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東西。小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會說:我的夢想是當科學家;我要做宇航員;我想成為一個作家……很多孩子,共享同一個夢想。雖然沒有彼此交流,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平臺,但他們都做著同一個夢。或許多年以後,他們確實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遇到同行,欣慰地來一句:“我們當初共享了一個夢想!”

抬頭看看上面的天空,或許你看到的僅僅只有藍天白雲,可所處在另一端的人,你們的心在空中交匯,儘管互不相識,但共享的交易已經完成。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夢想可以共享,但交易不一定成功。同樣兩個擁有畫家夢的孩子:一個天天提筆苦練,四處尋找靈感;一個天天吃喝玩樂,只有閒暇無事時,才隨手畫上兩筆。這兩者還一樣嗎?答案很顯然。他們可以共享同一個夢想,但無法共享付出的努力。所以後者的交易,註定了失敗的結果。

再換個角度來看,倘若兩者共享了夢想,且付出了相同的努力,可一個人抱著豁達的心態,另一人卻整日思前想後,時常憂慮重重。他們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很多時候,心態非常重要,而一份淡然豁達的心態,會成為你成長途中的一大助力。

共享夢想,其實並不是一個很新穎的思路,在人類發展的年歲裡,這就形成了一種很自然的思維平臺。沒有實物,卻連線了人們心與心的距離。往往不是看個人的爆發力有多強,而是看整體的凝聚力有多強。

從這個話題再繞回實物,目光轉向我們的共享單車、共享書店等等,這之中的共享關係與共享夢想就截然不同了嗎?並不是的,每個使用共享設施平臺的人,只有心中對這個平臺有信任、有愛護、有對它的責任感,才能讓“共享”真正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之中。而這種內心的責任,不正是共享的夢想嗎—我們希望共享可以做得更好。

再次抬頭望天,好像又有什麼東西不一樣了。微笑的人可以在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正有人在和你共享夢想啊。

共享,共想 篇8

國三作文 ,1002字

天地仍處於一片朦朧之間,昏黃的晚燈閃著微弱的光芒,細細雨絲夾雜著蕭索的秋風敲打在窗櫺上,發出清脆的響聲。摸索著關上燈,拉開窗簾,霪雨霏霏的日子,光線微乎其微,室內似乎不減昏暗,讓人的心情也不由得添上幾分憂鬱。視線轉移間,街道上一抹鮮豔的橘不經意地撞入眼眸,總算是喚起了新一天的些許活力。

如今的街道,被那一簇簇紅、黃、藍、綠、橘所佔據,“叮鈴鈴”地疾駛過片片彩色,不帶走一片雲彩,為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不得不說,共享單車的普遍與無處不在似乎是社會邁入共享時代最明顯的標誌之一,也是生活中人們最常接觸到的共享物件。它早已成為了許多人的心頭好,特別是在像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每天的早晚高峰永遠是令許多人有苦說不出,但有了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自由穿梭在洶湧的人潮與車流中早已不是奢望,也免去了堵塞時等待的煎熬,減少了“路怒症”。更何況,在上海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下,空氣質量有所提高,想象一下每天清晨,悠閒地騎著單車,呼吸著清新空氣,道路兩旁充斥著綠意,漫步在上班路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享受?使用方便快捷,節省時間,使共享單車成為了上班一族的不二法寶。

社會是在進步的,共享時代的來臨著實令人欣喜,但是人們真的做好準備迎接共享時代了嗎?答案也許是否定的,雖說技術早已完善,人們的思想卻並未做到先進。最常見的現象便是對於共享單車的愛護與珍惜方面。不論新聞、報紙,到處都在報道關於共享單車被破壞,被獨佔的事件,車把手被卸下,幾輛被鎖在一起……幸而在整個社會的大力監督下,這種情況改善了許多,但這同時也反映出了有些人自覺性不夠高,或是對於共享這個概念仍模糊不清。於是,“共享”確實是需要“共想”的。

對於像共享單車這樣的共享資源,我們所能做的便是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應有共享意識,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時,對於公共財物愛護是必要的,這是對於其他使用者的尊重,也是對於生產者的最好的讚美。這便考驗著人們的素質修養與自覺思想,存在著實質上的珍惜或者破壞。

除此之外,共享資源還有存在於虛擬世界中的。網際網路發達,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網路上海量的資訊同樣是共享資源的一個載體。對於這種虛擬的公共財物,我們能做的便是尊重原創,尊重版權,若要使用必須徵得原作者的同意,這同樣是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表現。

由此,“共想”的必要性似乎已躍然紙上,為了更好地邁入共享時代,人們的共享思想是需提高的重點。只有“共想”了,才能真正“共享”。

共享與“共想” 篇9

國一作文 ,985字

那時,若逢新雪初霽,我們穿得厚厚的帶著掃把,將門口的那塊地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轉身,“休管他人瓦上霜”;那時,我們的距離僅僅是那麼一堵牆,我每天聽著你家的雞鳴起床,你看見我家炊煙慢慢升起時也動身準備做飯,而我們卻沒有面對面交流過……當我家那棵蘋果樹長到了你家的院子,或許我才會敲敲你家的門,對你說:“請不要摘我家的蘋果。”

而如今,我家門口的自行車被轎車取代,我們稚嫩的臉龐也不再稚嫩,我們的家裡都有了那般“高科技”的東西。當走在街上的我們望向那新奇的黃色的貼著二維碼的單車,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去觸碰它;當那個一直想著打籃球卻不擁有一個籃球的小男孩帶著一顆躍動的心和充滿希望的眼神奔向那個籃球時;當那個目光中帶著急切的上班族在公交車站焦急地左顧右盼時偶然發現形單影隻地出現在大馬路上的那輛汽車時,冥冥之中,我們發現我們正踏入共享時代。

我們充滿好奇與期待地走進這個新的時代,我們興奮地四處張望,我們發現了什麼?那是二維碼被刮花、車輛被損壞後孤獨地被遺棄在路旁的一輛輛共享單車,那是從馬路上被“拐”回家裡的無奈地“共享”單車,那是被隨意停放在路邊,交警也沒辦法的共享汽車,那是被人惡意扎破而被丟棄在垃圾桶中的共享籃球……你看見了嗎?它們在那個角落抱成一團無助哭泣,它們為不能服務大眾而哭泣,它們為擾亂了秩序自責,它們為無法再讓一個少年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無奈……

於是,有人站出來了,他們說:“它們為我們帶來多大便利,為什麼要損害它們?”

於是,那些向它們伸過“魔爪”的人開始臉紅。他們也許明白了,在它們被棄置一旁後流下的淚水中,對映的是他們人性醜惡的一面。

而那些敢於制止他們的人,其中也有一些人不禁憶起那些前人“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日子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人生。於是,他們敲敲鄰居家的門,說:“你好呀,要不要來嚐嚐我家種的蘋果?”,在向鄰居揮揮手告別轉身後,順便拾起了他們門前的一片垃圾……

共想視界 篇10

記敘文 ,1048字

世界是一體的,大地與山脈相依,海洋與江河相連,資源均勻地分佈在各地。但人們卻是個體,擁有自己的社會與權益。所有品,像一個深深烙印的標籤,刻在人們的消費觀念中。

可時代總是在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做出改變,資訊科技與大資料時代的降臨,無疑是人類史上一次飛躍的發展。不論是誰,都不能與時代脫軌,如果說高科技時代作為了現當代的一個驅殼,假使人們沒有能夠應用於網路中的軟體,空有外表,那麼這個時候,網購、移動支付的出現則恰好為時代的運作添加了動力,逐漸成為時代潮流的空前浪潮。

但誰來與移動支付接軌呢?

當一位在校大學生提出了“共享單車”這個嶄新的詞語,它就一下子變成了網路中的熱詞,一夜之間,彷彿就有無數新“共享”的出現,更讓共享單車成為老外最想帶回去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共享單車作為第一個“共享”出現,能成功也得益於大時代中的環境,移動支付的浪潮未過,此時出現的它,則恰好滿足了消費者的新奇與虛榮心,為人們生活帶來了新鮮氣息。

首先,作為“共享單車”,它為人們帶來的方便是普及的其中一個原因。假使思考上海的大環境,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大都市,擁有一輛車和牌照,找尋一個車位,在漫無盡頭的車流中等待終點,幾乎是每一個人的煩惱,此時,用自行車出行,確實是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小黃車,隨處可見,租借方便,每個小時僅需幾元,這些詞語成為了共享單車的標籤,逐漸滲透於人們生活的每一處,讓它成為新潮流中的領先浪頭。

而後,我們需要思考的則是“共享”作為一個商業形式,所能帶來的效益。

它的運營就像是一個蘋果,當我咬了一口,傳給下一個人的時候,它仍是一個完整的蘋果,當全國幾億人以便宜的價格同時反覆消費,可以想象倘若能一直完美執行這個頻率,由起先的大放血,到最後回本,乃至盈利,而這正因為是共享,才會出現這樣獨特的消費模式。

“共享”這個詞,將本毫不關聯的人們,慢慢連線到一起,模糊了世界與世界的界限。

為何這麼說?

因為當我們使用“共享”這個詞的時候,我們的利害就相關聯在了一起。今天我租借了共享單車,卻沒有遵守規則將它弄壞了,明天你使用的時候,就會借用到一輛壞了的共享單車,同樣,如果我今天將它完好地歸還,明天你使用的時候就能正常騎行。因為利害緊密地依靠在了一起,所以才會造成現在人們所感受到的,所看見的,都逐漸形成“共想”,縫合成一個完整的群體。

“共享”作為一個嶄新的消費觀念,已然成為了現今移動支付時代的一個完美載體,它的成功,更將科技時代的中心推向金字塔的頂部。

世界與“視界”都因共享而“共想。”

莫化“共享”為“空想” 篇11

國一作文 ,856字

近年來,隨著我國一、二線城市人口激增,汽車的發展速度也達到了巔峰。購車浪潮裹挾著其獨特的影響力,以肉眼可見的高效率席捲而來。起初,人們沉浸在前所未有的舒適體驗中無法自拔,而當輪胎碾上綠茵;非機動車道淪為停車場;為人稱道的高速只剩無盡的擁堵,人們反思了,轉而尋求一種更為快捷環保的交通方式,共享單車應運而生。

共享單車以其即掃即走,即到即停的理念迅速收穫了眾多國人的喜愛。不必費心搜尋車位;不必早晚高峰時在地鐵上汗流浹背;不必為計程車的一時方便多掏幾十元腰包……。多好!

共享單車的成功讓眾多商家看到了新的商機,紛紛推出各式“共享產品”:共享書店、共享籃球、共享超市……不知不覺,我們已然置身於“共享時代”中。只要你想,沒有什麼不可以共享!

然而莫被短暫的喜悅衝昏了頭腦。即便是共享時代,也沒有能逃過“萬物有利則有弊”這一亙古不變的規則。就以打頭陣的共享單車為例,短短數月,便有一位不到十二歲的男孩因違規騎行共享單車而命喪車輪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數字仍在不斷增加。眾所周知,交通法規中明文規定“未滿十二歲不得騎自行車上路”,那麼釀成慘劇的,究竟是單車公司對法律的懈怠,還是孩子家長教育力度的不到位?想必二者兼而有之。

共享單車如此,千千萬萬種共享產品亦是如此。例如共享書店,是否應當對開放書籍的年齡層次加以劃分?

再以我的生活所見為例。上個月,我經過商業中心旁的一條要道,剛拐過彎便被眼前景象震驚:各品牌的共享單車雜亂無序地停靠堆疊在路邊,長達百米的人行道競無一處可以落腳。行人無路可走,非機動車無處安放,往日秩序井然的路側如今一片混亂。

該現象勢必引起我們的反思,以“方便”為主的共享單車,在為一部分人提供方便的同時,又為一部分人制造了麻煩。

生命的隕落、秩序的混亂,共享單車推出一年的時間裡便已背離了它的初衷。作為這共享時代中的一員,每個人都必須直面“共享”的弊端並盡一已之力消除。否則我們期待的、方便快捷的“共享”只會淪為不切實際的“空想”,只會存在於虛幻的烏托邦。

身處共享時代,莫化“共享”為“空想”。

我的共享時代感想 篇12

國一作文 ,714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共享資源正不斷來到我們身邊,如:共享籃球、共享單車、共享書店等,我們已經步入了共享新時代。

共享資源給人們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總有人想把它們據為己有,我想要說的共享資源很常見,它是共享單車的一類,黃色的車身,黑色的扶手坐墊,再加上一把鎖。

沒錯,他就是市面上最新的ofo小黃車。

小黃車的防盜鎖很特別,有的是用電子密碼鎖防盜,另一種則是手動密碼鎖。每輛小黃車的後面都有一個畫了二維碼的牌子,只需用手機先掃一掃二維碼,下載APP,再領取密碼,最後支付定金,解開鎖,就能騎走小黃車。而有些人總想把小黃車據為己有。不久前,我剛看到一則新聞:一名女子把小黃車用油漆塗抹、改裝成了小黑車。既然是共享資源,怎麼可以將公用的資源,變成私人的呢?

共享單車有人珍惜,有人浪費,有人愛護,也有人破壞,不信,我們來看以下這些事例—

一位車主把小黃車騎到目標地,離開時,卻因粗心忘了把鎖鎖上。而有些人想找車騎,在旁邊轉悠,一眼看見了小黃車,而且沒鎖,就把車騎走了。車主回來時,看見車不見了,這可讓他怎麼辦啊!那位偷車的呢?騎完車了就把車隨地一扔,不管他了。有的,甚至把車騎壞了,也不維修。這樣,會造成許多共享資源的浪費。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卻是一些好心人的做法。他們會把小黃車推到大路等顯眼的地方,等待相關工人來收走小黃車。

共享,就是大家一起分享,既然是共享,卻也有些人浪費、破壞,在此,我呼籲大家一起珍惜、愛護我們的共享資源,那明天,會更加美好。共享資源也帶給了我們一個道理:與人方便時與己方便。當我們在使用共享資源時,也要好好替它們的下一個主人著想。那麼,我堅信:好人自有好報。

這就是我的共享時代感想。

由共享時代想到的 篇13

國一作文 ,864字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共享元素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真是舉不勝舉,它們在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觀念。

就拿共享單車來說,它被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可見它對我們有著多大的影響,前段時間在電視裡還看到如今在國外的大街小巷也能發現共享單車的身影。為什麼共享單車會那麼風靡世界,這應該還歸功於它的諸多優點吧。首先,它有著輕便的車身,結實耐用的配件,絢麗的色彩也為我們城市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其次,它的操作非常便捷,一個手機,一個身份證號碼,通過手機掃碼,完成一些簡單的註冊就能立馬騎上它穿梭於大街小巷。再者,它停靠方便,只要有非機動車停靠標識的地方,你都可以停靠。簡而言之,只要你有足夠好的體力,你可以騎上它去周遊世界也不是一件誇張的事情。最後,也是最最重要的一個優點那就是共享單車在讓你享受便捷的同時也鍛鍊到了身體。我的媽媽總抱怨沒時間鍛鍊身體,現在好了,有了共享單車,媽媽可以騎著它去菜場買菜,去超市購物,不僅輕鬆愉快地完成了家務活,也在騎行的過程中鍛鍊到了身體,真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我家附近就是一個地鐵站,每天那裡來來往往的行人絡繹不絕,這樣繁華熱鬧的地方怎能少得了共享單車的身影呢?但我在那也能目睹一些讓人唏噓不已的場景。有的共享單車被東倒西歪地停靠在人行道上,阻礙了人們的正常出行;更有的共享單車已經面目全非,車輪被卸了一個,甚至有的座椅被人為破壞,完全沒了先前的神氣,遠遠望去,彷彿一個個神情頹廢,衣衫襤褸的乞丐,可憐巴巴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或嘆息或沉默著,它們與周圍格格不入,儼然成了這個城市裡一道不和諧的風景。感到難過和失望的同時,我更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雖然這種不文明現象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卻也讓人覺得不舒服。只有每一個人養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每一個人養成不破壞公物的文明習慣,才能改善和杜絕這個問題。處在這樣一個共享時代,讓我們在享受它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要好好維護它們,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我們。

愛護共享資源,暢想共享時代 篇14

記敘文 ,973字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社會在進步,變得越來越現代化,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層出遞進。它與我們每個人產生了密切的關聯,他也漸漸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沒錯!現在是共享時代!

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僅為許多上班族帶來了便利,也推開了共享時代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在上海的各個角落,都有共享單車的身影。這無疑是十分方便的,但凡事都有利弊,共享單車有沒有弊端呢?回答是:當然有!許多市民許多市民使用完共享單車後,隨意停放,使城市的環境變得一團亂。更有甚者,竟拆卸下共享單車的各個部件,拿出去賣錢!這與下來的單車呢?則被拋棄在路邊,他的命運終將還是被廢棄。

你認為這種現象很少嗎?不是的!這很常見!不信請你看一看路邊的共享單車,很多都是“缺個胳膊斷條腿”的。而且,他們都十分雜亂地停在路邊,遠遠望去,真是宛如一個“廢車場”。這時,“天使”出現了,一位“自帶光環”的小朋友走到共享單車旁,專心致志地、細心地將他們一個個扶起來,整齊的排好隊後,才放心的離開。還真是很好的詮釋了“英雄不留名”這個詞啊!

這段監控被新聞報道後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網友都在譴責那些隨意停放單車、拆卸單車,一點文明素質都沒有的人。而更多網友都在讚賞那位小朋友的英雄舉動,紛紛為他點贊。眾網友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而他們最統一的意見就是:共享資源是屬於我們每一個有素養的市民的我們應該向監控中的那位小朋友學習,去愛護它,保護它。這樣,我們的共享時代才能更加美好!

說完了共享單車,想必你一定有所感悟吧。現在讓我們探討一下,如果有共享生活的話,我們的共享時代能不能在往前邁進一步呢?(我的暢想)

共享生活,顧名思義,這是一臺高科技的未來化的機器。跟現在眾多的共享資源一樣,只要投幣進去就能使用了。這臺機器能讓你體驗你所想體驗的生活。或許窮人會想體驗富人的生活;亦或許,富人會想體驗窮人的生活;又或許,動物會想體驗人類的生活。因為,未來的事呀,我們都說不定,一切皆有可能!總而言之,只要使用這臺機器,他所想要的生活就都能體驗到了。當然,一切都有限制,這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得看你投幣的多少來決定你時間的長短。共享生活的好處就是:富人使用讓他們珍惜現在的生活,窮人使用促進他們進步。他的缺點,就等上市了再說吧!

共享資源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生活的便利,我們應該愛護它而不是破壞它。暢想共享時代吧,明天更美好!

我想與你共享茶香 篇15

國二作文 ,909字

我想與你共享茶香,就像我想與月亮分享星星的閃耀一樣。月亮以為星星是個普通的星行星,而我卻能看到它的熠熠閃耀。

從小到大,我們其實把時光都浸在茶香中,任其暈染,卻總是讓自己開心的把綠色的茶香拋在小辮子後面,點染身後的清澈風景。

總是趴在爸爸的茶壺旁,看著裡面乖巧聽話的葉子,浮了又沉,覺得十分神奇,經常鬧著要“品茗”。可大人們也常常以“喝了睡不著覺”為理由,把我哄到一旁,與洋娃娃狼狽為奸。偶爾抿到一小口,便十分激動,小心翼翼的含在嘴裡,不捨得嚥下。

可是又發現茶苦苦的,並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甘甜可口。可仍然洋洋得意。爸爸說長大了才能喝茶,那,我又喝了一口,是否可以快快長大?

如今,稍稍長大的我終於難得的從茶中明瞭些事理,明白了,人要耐得住高溫熬煮,要經得住起浮,最終才會歷久彌香。

我想與你共享茶香,正如共享我薑茶色點綴著純白花邊的童年,也如小樹抽青時那般青澀的成長。

從古至今,我們也都沒有與茶香走散。

你可以生在初唐揹著一把亮劍,一路風雨兼程,終於在一間破舊的小茅草屋前停下腳步,跪在一位隱退江湖的武林高手前磕三個響頭,跪奉一盞清綠的茶,從此拜師學藝。往後餘生,負劍行天涯。

你可以生在明清,坐在寺院一角,用著一片靜如陌上般的心田去品味一杯世味熬煮的茶,參禪悟道。你可以生於民國,做個素心人,剪落燈花,守著一爐淡茶,繡著茶香的水汽在繚繞間嘆一句“日月兩盞燈,春秋一場夢”。

你亦可降生在我們的21世紀,在炎熱無聊的夏季涉足一家小店,帶一瓶“康師傅綠茶”,也是清涼解暑。我們也可以從這光怪陸離的世界中抽出身來,造訪一間古廟,踏進一座茶坊。茶坊裡生意不能濃不但淡,店主歡迎有緣人。一把趁手的茶壺,裝上二月的新綠,沉澱又浮起,忽然想起兒時的初衷,放下茶盞,衝出茶坊,繼續追逐夢想。你可能急得忘記付賬,坊主卻笑著凝視著你的背影,他能給你的,也不過是兩袖茶香。

茶香芬芳了你的心田啊,朋友。只可惜你不知道,你心裡最清澈明朗之處,必有茶香繚繞!

沒關係,我告訴你:我多想與你共享茶香,那香氣在時空間穿梭,釀造出一杯氤氳的茶香。

我想與你共享陽光 篇16

國二作文 ,733字

清晨,開啟窗子,佇窗眺望金燦燦的暖陽如小精靈般擁入我心房,它們在喧鬧,它們在叫嚷,把我黑暗的內心照亮。

相信你一定和我有過相同的經歷,可能因成績不理想而惆悵,因日伴青燈黃卷而煩惱,那不妨與我一同共享陽光,變得樂觀向上。

當黎明悄然降臨大地時,不如同我一起走出家門,觀一輪初升朝陽,攜著一縷清風,伴著清晨春草與泥土的芳香,靜靜坐在公園的長凳上,閉眼……傾聽林中鳥兒歌兒婉轉,譜成曲曲動人人歌謠,彷彿以此歡迎著晨光!

再睜開眼,眼前便是一片輝煌,一輪新生的太陽躍出東方,普灑萬丈光芒,此刻你的心定會隨那攝人心魂的光芒而跳躍歡舞,由此展開全新的一天。

我願與你共享生機勃勃的陽光。

正午時分,火熱驕陽將花瓣上的露珠吸淨,在經歷了一上午的學習工作後,何不捧一卷書、攜一支筆,輕倚窗旁,細細品讀文字,品味陽光。

當陽光透過斑駁的樹影輕投書頁時;當陽光映過筆尖在心間流動時,你定會想到漢代的的細膩與典雅之美,古樸的石板沐浴在陽光下,文人墨客八把酒作賦,亭臺樓閣靜靜佇立,看世事滄桑……

我願與同你共享引人無限遐想的陽光。

在白日將盡之時,你可要抓緊時間,同我一起去觀晚霞勝景。

覓一高處,看遠方如熔岩般熾熱奔流的火紅的雲霞,廖廖幾筆勾出黃昏的城市的輪廓!夕陽為你我衣袂鍍上一縷金黃。只是靜穆地佇立著,望那一點點逝去的陽光,心中無限感慨:人生苦短,唯惜寸陰,惜分陰,方可追來日矣!

我願與你共享,雄渾悲美的陽光……

我多想與你一起眺望,百花爭放盎然如畫的春,輕蟬醇吟唱盡今華的夏,石榴花開入萬家的秋的天……

我多想與你一同分享這春夏秋冬,秋冬春夏的溫暖人心的陽光!

共享時代的產物與思想 篇17

國二作文 ,1090字

近幾年,共享單車“大熱”,引起無數年輕人將騎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方式,而共享單車的成功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共享時代。

在過去,早已經不再流行開著一輛小汽車去上班,更多的是因為汽車尾氣的過度排放而選擇了更低碳的騎自行車,但是人們似乎也只是騎著自己買來的自行車,也許是為了低碳出行、也許是為了時尚和流行、也許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但其實也不是每一天都騎的,不騎的時候,看著也有些覺得不值和浪費有著這樣心理的大多數人看到了共享單車之後幾乎是像蚊子見了血,同時滿足了自己追求流行的慾望,同時也為自己省下了一些錢,也更低碳。

自從共享單車流行以來之後,對它的管理也成了一個重大的問題。一張有著無數被人人為破壞的共享單車的圖片,在網路上被瘋狂轉載,一起了無數人呼籲“保護共享單車”,但這也是不夠的,依然有人將共享單車的二維碼塗黑,只供自己使用,甚至是將共享單車上加了鎖,進行了所謂的“共享單車私有化”。這些極不道德的行為卻沒有受到相應的懲罰,使得許多人為此大為不滿。而一開始十分支援共享單車的政府部門,也不得不開始準備共享單車的使用條例。

共享單車之後,便有了“共享雨傘”、“共享床鋪”等各種各樣各個領域不同的共享經濟。但是在共享雨傘開始啟用的第一天雨傘的消失不見和共享床鋪在啟用後不久便被政府部門叫停之後,有網友戲稱“共享經濟快被玩死了!”

其實所有的共享經濟都向共享單車那樣,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防止因為個別人的一些不道德行為造成的共享物的破壞。共享代表著大家一起使用某種東西,那麼如果要大家都使用地長久,那便是需要大家自覺地對共享物的愛惜與保護。那些做出不道德行為的人,其實已經加速了該共享經濟的衰敗甚至是死亡,但本質上來講是得不償失的。

共享經濟的出現也改變了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實質上開拓了人們的思路。許久之前,人們也許認為許多東西買來也只能自己一個人使用,比如自行車,但是其實自己用的也不算多,放著也總覺得浪費;但現在看來,自行車變成了一種共享物,既不浪費,也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可以使自己得到的使用資訊作為一種共享物,使得更多人因此受益,可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共享經濟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使出行方式增多,而出行成本減少,使身邊可以使用的資源增多,做什麼事都方便了一些。

也許共享時代的產物不一定都很好,但它產生的一種思想是永久的真命題。

共享的潮流引發的聯想 篇18

國一作文 ,1252字

如果把下面的兩條資訊放在一起,那麼很容易引發人們的思考:共享單車的發展使得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在上海市,騎著共享單車的人隨處可見,因其而受益的人越來越多。另一條是,幾位遊戲主播在網際網路上開直播時,其把一個詞“各種”用來描述自己的心情,如:各種哭、各種尷尬。致使這個詞一夜成為另一個新的網路詞彙,引得人們在日常用詞中也“各種”頻發。

僅是幾位主播的“各種”用詞,又怎麼會影響那麼深呢?為什麼會興起那麼大的潮流呢?

在如今的共享時代,通過共享資源,我們能得到許多我們自身得不到的東西,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一股潮流般的新鮮與豐富多彩。共享單車固然對我們的生活有很明顯的改變——出行方式、娛樂興趣……,而網路詞彙的飛速傳播也足見共享網路的普及性、活躍性。

在這種情況下,一波又一波的的潮流也隨著共享時代的發展湧入生活——這片遼闊無邊、包容永珍的大海。那我們到底是順著潮流而從眾,還是逆著潮流而獨立?

還是回到網路詞彙。我們不難發現,網路詞彙的普及致使生活中網路詞彙的“各種”出現常常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往來不那麼直接。對於“各種”來說,最初就是許多種類、很多的意思,那“各種笑”又是什麼呢?網路詞彙滿足了我們內心的娛樂需求,但無法表達我們最初想表達的意思。

面對共享時代帶來的一波波潮流,我們固然不能盲目從眾。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把自己裝在一個玻璃罩內,與外界隔絕,不參與外界的共享,過著自己意願中的生活。倘若一個人,他不懂什麼是共享單車,那當他望著馬路上的人們騎著一模一樣的車,難免會認為這是一支車隊而釀成笑話;倘若一個人,他一點也不懂網路詞彙,那當他聽著自己的朋友、同學或身邊的人和他說話時吐出的幾個陌生的網路字眼,定會疑惑不解甚至產生誤解。

王國維在告誡一個詩人怎樣寫詩的時候,曾經說道:“必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方能評之。”意思是說,對於他想為之寫詩的那樣事或物,單單“沉陷”於其中必定會寫出一首詩,而如果跳出來從外面看待它,才能對它有所深層的客觀評價。這就告訴我們,面對共享時代帶來的潮流,我們需要適當從眾,讓我們本體融入這個社會;同時,我們仍然要有獨立想法,不能讓其埋沒於人群之中,埋沒於潮流帶來的巨大光芒之下。因為在享受這個時代帶來的一切,順著潮流融入社會時,我們都能感到新鮮、活躍的氣息,而“出乎其外”,則能讓我們引發對其的思考與探究,達到更高的格局,看到更遼闊的天地!

“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方有高致”。無論何時,我們都要使我們自己對潮流的想法、看法發出光芒,照亮內心向往的更遼闊的天地,哪怕這點光芒是很小的……

由共享單車想到的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38字

共享單車太方便了!

走上街頭,共享單車隨處可見。自從共享單車進入嘉興以來,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只要下載好APP,繳納一定金額的押金,就可以騎走共享單車。隨時開鎖隨時走,隨到隨停,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共享單車車也可以考量人的公德心。似乎有一小部份的人缺了些社會公德心。你瞧,大街上,時不時可見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人行道上、盲道上、綠化帶隨處扔,甚至是機動車道上都會出現,站立的、歪倒的……各種姿態都有。人為破壞也很嚴重。你看,車座破了皮,海綿露出來了;踩踏板斷了、鏈條斷了、車胎癟了……你瞧見了,有種說不出的味道。不僅影響了我們美麗的市容,而且有時會阻礙人們的安全出行。共享單車為人們帶來了便捷,可有些人卻不懂得珍惜,任由它在陽光下、風雨中哭泣。由此我想到好多好多……

我想:作為共享單車的供應方,不是光供應足量的共享單車就可以了,對於後期的管理也應該跟上,尤其是停車落鎖方面,應該對車子的定位更準確,讓共享單車只能在停車區才能停車,這樣可以減少共享單車胡亂停放的現象。對於壞的車輛及時整修、回收,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作為共享單車使用者的我們,應該更加愛惜這些公共資源,遵守公共秩序,用完共享單車及時停放到停車點,不要隨意破壞這些能為我們帶來方便的共享單車,這樣既方便自己又方便別人。

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只要人人都能愛護這些共享單車,這不但能給大家帶來便利,還可以讓我們嘉興更加美麗。

品書香共成長展望新夢想 篇20

高一作文 ,1036字

小時候,胸無大志的我,自然只會在大街上瘋跑。所謂夢想,也就手中的幾個糖果罷了。

有一次我在看電視,正值廣告,便覺心中無聊,但書房淡淡的檯燈的光卻吸引了我。我輕輕地推門進去,發現像一堵牆的書櫃後面透過柔雅而又淡弱的發黃的光。我飛快的一個箭步跑去,卻發現時媽媽。她好像還未發現我,我便踮起腳,鴨子過水塘似的,小心翼翼地,輕輕地拍拍他的肩,在她耳邊“啊”地喊了一聲,把媽媽嚇了一跳,我搖著我的大頭,開心地笑了。

“你這個小鬼,怎麼還不去睡?”“媽媽你不是也沒睡?”,我調皮地問道。媽媽聽我這麼說,臉上浮出微笑,那種微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無聲無息地,卻給那時的我,以極大的震撼。我看著書桌上,檯燈下,白色的紙還反著光,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的蠅頭小楷,如同群蟻排衙。我便問媽媽在幹什麼。媽媽輕輕地靠在桌面,臉上陡然升起兩團紅霞,夾雜著檯燈泛黃的光,好像一朵燦爛的花悄然綻放。媽媽的嘴中圓潤地說出兩個字:“讀書”。書是何物?當時富有好奇心的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問題。書又能幹什麼?書又怎麼讀?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媽媽思考了少許,“讀書可以使人擁有夢想。”我的疑惑還是沒有解開。“就像你手中的糖果”,經媽媽的這一句話,我豁然開朗,一點香甜的糖果氣息緩緩地流過心田,我的臉上也有著糖果般的笑容。

“我要讀書,我要夢想,我要糖果”我在心底對自己喊著。

一開始,我接觸了一些童話故事,我就夢想著能夠遨遊天際,“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常常在夢中,枕著月亮,抱枕星星睡覺。

上小學時,我開始陸續接觸一些中國古典名著。印象最深的當屬《岳飛傳》,讀到岳母刺字,當兵入伍,我的心中也湧起了精忠報國的夢想;當讀到岳飛領兵北伐金虜收復失地時,我也夢想著能夠指點千軍萬馬打江山;當讀到岳飛大破金兀朮,並“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乘勝追擊之時,我的心中有了上陣殺敵,浴血奮戰的夢想;當讀到最後,嶽鵬舉以莫須有的罪名飲恨風波亭的時候,心中在一股蒼涼之感的同時,又多了要為國家效力,攘除奸凶的夢想,讀到此時,我也常常潸然淚下。

雖然,小時候讀書而產生的夢想可能時常變化,並且又有些脫離現實,但我想,還是要聊勝於無的。

長大後,讀的名著要多一些,我也成長在一個書香氤氳的環境中,夢想自然成熟了許多。

讀《三國演義》、《楊家將》、《西遊記》等中國古典名著,也能在我心中捲起不小的驚濤駭浪。每次讀完合上一本書,總覺得人生又有了新的方向,新的夢想。

淡淡的書香,漫漫成長,遙遙夢想。我的心中多了一股力量。